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关注图形、色彩、排版等传统设计语言的当代表达
★探索程序化传播、感知交互、AR/MR等技术如何塑造新的城市叙事结构
★全球案例解析与本土项目实践
★一套跨学科、重实操、具有前瞻性的方法论框架
★引导读者理解设计如何走入城市、回应现实、影响社会
当代城市的公共空间,早已成为视觉语言交错生长的媒介现场。随着数字技术、互动逻辑与信息网络的深度嵌入,户外广告正经历一场根本性转型—从静态的图像展示跃迁为动态的数据驱动与情境对话。本书既关注图形、色彩、排版等传统设计语言的当代表达,也探索程序化传播、感知交互、AR/MR等技术如何塑造新的城市叙事结构。通过全球案例解析与本土项目实践,我们试图搭建一套跨学科、重实操、具有前瞻性的方法论框架,引导读者理解设计如何走入城市、回应现实、影响社会。我们期待这本教材不仅能帮助读者掌握数字户外广告的设计逻辑,还能激发他们对媒介本质的深层思考,帮助读者重新审视广告与城市、媒介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图像之外看见空间,在传播背后理解文化,在视觉之中感受未来。
赵志勇,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山东大学品牌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联合设计联盟副理事长,(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好设计”媒体中心品牌总监。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会刊《工业设计》杂志特约编委,国际期刊《设计行为》编委。编著《标志设计》、《户外广告设计》、《编排设计》。编译《象设计大师一样思考》《设计几何学》《版式设计与网格系统》。
倪洋,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纽约大学交互艺术专业访问学者、美国波尔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访问学者。
出版多部教材:《网页设计》、《平面构成》、《影视后期合成特效》等,其中《网页设计》指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网页设计》(第四版)获得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翻译专著《摄影小史》(瓦尔特·本雅明著)、《摄影与摄影批评家:1839年到1900年的文化史》(玛丽·沃纳·玛利亚著)。2014年、2017年、2021年先后获得上海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数字化艺术设计项目;多幅动态海报作品编入艺术类杂志,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参与企业数字化项目与多媒体设计实践工作。
前言
一、概念体系?003
(一)历史溯源?004
(二)发展演变?005
(三)概念界定?012
(四)特征解析?014
(五)传播优势?016
(六)功能价值?018
二、创意策略?021
(一)开发与定位?022
(二)设计流程?030
(三)文案技巧?033
(四)创意表现?037
三、视觉传达?043
(一)设计原则?044
(二)文字传达?048
(三)图形表现?055
(四)色彩管理?060
(五)版式平衡?066
四、媒介形态?071
(一)公共媒介:路牌/招贴/霓虹灯?072
(二)交通媒介:车载/站台?078
(三)广告空间媒介:橱窗/灯箱/空中?083
(四)装置数字媒介:LED/投影/互动界面?089
(五)混合现实:AR/MR技术应用?095
五、数字交互?099
(一)程序化媒介与数据驱动的传播优化?100
(二)多感官融合下的互动体验实践?104
(三)用户共创导向的即时交互机制?113
(四)基于城市场景的数字叙事表达?117
(五)AR与VR技术的沉浸式应用?124
六、设计实践?135
(一)主题定位?136
(二)现状调研?137
(三)数据挖掘?140
(四)视觉元素?142
(五)色彩构成?148
(六)版式结构?150
(七)工艺实践? 151
(八)数字应用?156
参考文献?163
参考网站?163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 | 9787558632129 |
条码 | 9787558632129 |
编者 | 赵志勇倪洋 著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