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1.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刘嘉作品
刘嘉是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他以跨越技术与人文的视角,以认知科学为底座,融合人工智能、脑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多学科知识,为每一位学习者、教育者与未来创造者提供穿越技术浪潮的生存指南。
★2. 重构认知:理解AI,也重新理解人。当知识被AI掌握,我们该如何守住自己的智慧?
这不是一本“告诉你什么是AI”的工具书,而是一本“帮你理解自己”的思维书。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人,我们更需要想清楚,什么才是人真正的智慧。
★3. 重构教育:在AGI时代重新思考学习的意义。五大核心能力,构建你在智能时代的“不被替代性”
当工具开始进化为“新物种”,我们又该如何成为不可替代的人?作者提出AI时代的五大通识能力模型——研究、统计、逻辑、心理、修辞,为每一个人提供学习的方向与方法。
★4. 重构生存方式:技术改变的不是职业,而是我们存在的方式。这是一部思考人与AI关系的深度著作
从农耕文明的“体力”、工业时代的“技能”,到AI时代的“智慧”,这场技术革命,最终指向的是生存方式的跃迁:如何工作、如何决策、如何成为一个更自由的人。
★5.从底层逻辑讲起,书写 AI与人类的“双重进化史”。一本真正把人工智能讲清楚的跨学科力作
本书作为通识读本,以清晰简明的语言,厘清人工智能从“模仿人”到“重新定义人”的全过程,深入剖析语言、思维、神经机制如何在人工智能中“涌现”;探寻重构认知的思维方式。
我们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跃迁。人工智能带来的,远不止于技术革新,更是一场深刻重塑人类认知、教育与生存方式的范式转移。
这场跃迁的关键,不在于技术会走多远,而在于——人类如何重新认识自我。当知识不再稀缺,学习的意义何在?当智能无处不在,智慧的栖身之所又在何处?当工具变成智能体,人的核心价值又该如何彰显?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刘嘉教授,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以独特的跨学科视角,深入解析通用人工智能的演化路径与底层逻辑、语言如何承载认知,以及人类能力结构如何在新时代被重新定义。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认知地图,更是一种穿越喧嚣技术浪潮的思维方式。
它关乎技术,也关乎心智;
它直面未来,也照见我们自身。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兼)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江苏卫视《最强大脑(1~6季)》首席科学家和项目总策划。
序 我与AI
第一部分
智能的本质:通向通用人工智能之路
第一章 星际跃迁:步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TSAl与AGI:猩猩与人
一招鲜AI
符号主义AI
超级专家AI
智能的“圣杯”
第二章 智能涌现:并非条条大路通罗马
模拟行为:强化学习
模拟神经:计算神经科学
模拟认知:自然语言处理
第二部分
智能从何而来:通用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第三章 涌现之谜:从人类认知革命到AI觉醒
第一次认知革命:从“动物”到“人”
AGI的第一性原理:大、大、大!
……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ISBN | 9787521777505 |
条码 | 9787521777505 |
编者 | 刘嘉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6-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00 |
字数 | 24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