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96192/23945006
 

(全2册)国家宝藏 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100件文物讲述世界文明史

编号:
wx1202794129
销售价:
¥199.68
(市场价: ¥256.00)
赠送积分:
200
数量:
   
商品介绍

《国家宝藏 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1.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历史类普及读物,集趣味性、历史性于一体,语言通俗有趣,也呈现出了很多历史细节,既保证了阅读性,同时也保证了史实的真实性。
2.每一节内容都会根据相关主题配有相对应的图片,内容考据严谨扎实,这些文物古迹的图片与内容相得益彰。3.从文物解读出发,由文物这个点引出历史事件、历史社会风貌、精神信仰等,由点及面,深入浅出。
  

《国家宝藏 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一书,精选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院)重量文物100件,从元谋人化石讲起,截止“清帝退位诏书”,讲述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不同文物的出土地、文化特征和时代背景的深入阐述,深刻反映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有文物既有精美的全貌展示,又有细腻的细节展示。

《国家宝藏 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佟洵,女,原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学教授。从事中国近代史、北京地方史等的研究,著有《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等。

王云松,男,历史学博士,现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工作,助理研究员。

《国家宝藏 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国家宝藏 100件文物讲述世界文明史》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国家宝藏 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001 云贵高原上的古人类
元谋人牙齿化石

年 代:距今约170 万年
尺 寸: 左侧门齿长11.4 毫米,宽8.1 毫米,高11.2 毫米
右侧门齿长11.5 毫米,宽8.6 毫米,高11.1 毫米
材 质:化石
出土地:1965 年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出土
收藏地:中国地质博物馆

【引言】当我们打开初中历史教科书,看到对中国历史的讲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于中国人起源的探索。人猿相揖别,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中华大地上终于有了人类的出现,而教科书告诉我们的是,全国发现的近70 处古人类化石遗址,其中很早的可能是生活在距今约170 万年的元谋人。

人猿相揖别
元谋县地处云南北部,距昆明110千米。元谋盆地为南北向的断陷盆地,长约30千米,平均宽约7千米,是滇中高原海拔大力度优惠的盆地之一,平均海拔仅1050~1150米。金沙江的一级支流龙川江自南向北流过这里。元谋盆地特殊的地质构造,造就了这里的传奇,很早就吸引了靠前外学者的关注。
1965年初,为配合四川攀枝花地区和成昆铁路的建设,中国地质科学院派遣赵国光、钱方、浦庆余等学者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新构造运动进行研究,选择了元谋盆地作为研究重点。4月初,学者们在上那蚌村附近开始工作,发现了不少化石和地质现象。5月1日,钱方等人前往上那蚌村西北寻找化石,该地长期受雨水冲刷,细沙黏土多被冲走,很容易挖出化石。下午5时左右,钱方发现了两颗疑似人牙的化石,相距十几厘米。一颗齿冠露出地表,牙根在土中;另一颗则全在土中。同时出土的还有云南马牙化石、啮齿类动物的下颌骨以及其他化石碎片。第二天,这些学者来到该地继续发掘,试图寻找其他的古人猿的化石材料,但没有收获。9月,学者们结束野外考察后,将牙齿化石带回北京,请相关专家鉴定。有名的古生物学与古人类学家胡承志先生鉴定,认为这两颗化石的形态和北京人同类牙齿化石基本相似,属于直立人类型,故此将其定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其特征如下:齿冠粗壮,轮廓呈三角扇形,向切缘两端扩展,除基部较凹外,唇侧大部扁平,唇侧沟和浅凹发育,舌侧齿冠基部底结节和指状突发育,舌侧表面呈明显的铲形,被中嵴分为明显的两半,在舌侧齿窝中,有较多的釉质褶皱发育,齿根颈部横切面几乎呈椭圆形,齿根的唇舌径方向较薄。
事实上, 在元谋发现人类化石绝非偶然。考古发掘足以证明这里是“人猿相揖别”的一个关键区域。在元谋及其邻县禄丰已经发现了比元谋人更为古老、在体质上与人类有较多相似性的古猿化石。1975年,科考工作者在禄丰先后进行了10次发掘,出土的大量化石证明禄丰古猿生活在800万年以前, 属于人猿超科——远古人类和猿类的共同祖先。更为重要的是,在元谋还发现了距今450万—520万年的蝴蝶梁子古猿化石和距今390万—430万年的竹棚古猿化石,这足以证明在元谋从猿到人是一个连续进化的过程。
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围绕牙齿化石的出土地点,诸多专家进行了发掘和多学科研究。1973年10月至12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采用考古学方法,对元谋人化石所在的小山丘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发掘。这次发掘绘制了该地详细的地层剖面图,并在附近地层发现了人工打制的石器和炭屑、哺乳动物化石、软体动物化石和孢粉化石等,但没有发现新的人类化石。这次发掘确定了元谋人化石所处地层的沉积性质,根据地层沉积物情况和伴生动物的化石,专家们主张元谋人的年代位于早更新世。1973年到1974年,钱方等人再次去元谋盆地考察,并采集了元谋组古地磁标本。1976年7月25日,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其保证地质年代为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的历史地位
考古研究表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脉络是: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埃及猿,由此分两支演进:一支经森林古猿逐步演化到现代类人猿,另一支经过腊玛古猿—南方古猿(纤细种) 到直立人。南方古猿( 纤细种)已会制作工具了。中国是发现早期人类化石的重要地区之一。在湖北建始、巴东发现过南方古猿的牙齿。研究者将元谋人的牙齿形态与类人猿、巨猿、南方古猿、北京人、智人的牙齿做了比较、研究,认为元谋人牙齿与北京人牙齿相比,差异更大。元谋人生存时代远比北京人为早,形态上与北京人的不同地方,反映了他们可能具有从纤细型南方古猿向直立人过渡的特点。这一性质说明,元谋人为早期的直立人代表,又反映出南方古猿的某些性状,说明元谋人在人类社会开创时期,从南方古猿向直立人过渡阶段上的重要意义。
元谋人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虽少,其意义也不可低估。我们从石器和用火两方面来看:元谋人的石器,具有代表性的三件刮削器,虽然比较粗糙简单,但均进行过第二步加工,它已不是“把石刀”,它是目前中国发现的与人类化石伴生的很早的石器,说明了远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已使用石制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了。元谋人的遗址中,有与人类化石、石器、动物化石等伴生的炭屑和烧骨;山西芮城西侯度的文化层中,有经火烧过的呈灰黑和灰绿色的哺乳动物筋骨、鹿角及马下颊齿;陕西蓝田公王岭人类化石的堆积中,也有炭屑存在。这些材料虽较少,但为探索人类对火的使用这一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火的遗迹,常常是与人类化石、动物化石或石器共存,反映出使用火与人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几十年的研究认为,元谋人是中国境内目前发现的很早的人类化石,后来经过多方努力,仍未在此取得突破,仅发现了门齿和胫骨,这些材料对于认识元谋人的整体特征还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还是寄希望于在这一地区能够发现更好的人类化石材料,为元谋人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010 笛声从远古响起
骨笛
年 代:贾湖文化,距今约7000—5800 年
尺 寸:长24.6 厘米
材 质:骨
出土地:1986 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
收藏地:河南博物院等

【引言】说到贾湖骨笛,不得不提到有名考古学家张居中。张先生是贾湖骨笛的发现者、研究者。正是他带领考古队员长达四年的发掘才使得贾湖骨笛得以重现天日,才让我们能够聆听来自远古的笛声。

贾湖骨笛横空出世
胡辣汤是河南有名的特色小吃,不同种类的食物完美地调和到一起,衍生出一种新的美味。说到胡辣汤,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逍遥镇胡辣汤,其实在河南还有一个地方的胡辣汤很出名,那就是舞阳县的北舞渡镇。举世闻名的贾湖骨笛出土地就是北舞渡镇下辖的贾湖村。贾湖遗址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发现。1961年,舞阳县文化馆的文物专干朱帜被下放到今北舞渡镇贾湖村劳动,他劳动之余,在村东的沟坎、井壁上发现了陶片、人骨和红烧土颗粒,遂确认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8年后的1979年,贾湖村修筑水坝,破坏了遗址的主体。村小学师生在取土坑开荒种地时发现了石铲和陶壶,这些文物由学校的老师贾建国等上交给了县文化馆。这些文物再次引起了朱帜先生的注意,此时正值新郑裴李岗遗址发现之初,河南各地随即开展了针对新石器早期遗址的调查工作。以此为契机,1980年,赵世纲先生在许昌得知贾湖遗址的新发现后随即前往调查,经调查,确认贾湖遗址是一处裴李岗文化遗址。1983年,贾湖村民要求在遗址西侧规划宅基地,为了配合此次工作及进一步了解贾湖遗址的内涵,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派专人对贾湖遗址进行试掘。此次试掘发现窖穴、墓葬以及石、骨、陶等器物。从1983年到1987年,贾湖遗址先后经历了六次发掘。其中的第二次至第六次发掘就是由张居中主持的。在1986年3月到6月的第四次发掘中,考古队抢先发售确认了3支七孔骨笛。这是贾湖骨笛的次横空出世。此外,在贾湖遗址中还发现了具有原始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世界上很早的含酒精的饮料、中国很早的家猪和具有驯化特征的稻米等。

墓葬主人的心爱之物
截至目前,在贾湖遗址墓葬发现30多支骨笛,其中前六次出土25件,完整者17件、残器6件、半成品2件,其中可以复原或大致复原者11件。在这25件骨笛中, 有22件出土于墓葬中,1支半成品发现于窖穴,2支残器在地层中发现。其中有7座墓随葬2支骨笛,其余均随葬1支。骨笛在墓葬中放置的位置是较为固定的,均放置在死者下半身,刚好是手容易拿到的
位置。
随葬骨笛的墓主人,以男性墓多见,有13座男性墓,均为成年男性,只有一座是30岁左右的成年女性墓。
收藏在河南博物院的这支骨笛出自贾湖M282,该墓是贾湖遗址中当之无愧的大墓,墓内有两个个体的人骨,甲位于墓底正中,身首异处,头骨和躯体脱离,面向西北方向,下颌骨位于骨架西0.3米处,颈椎散乱,左肱骨稍向下错位,右肱骨上端向外错位稍呈倾斜状,两小臂交叉置于骨盆上,下肢保存完好,在甲的胸部是另一个体的右边下颌骨,即乙。经鉴定,甲为35岁左右的男性,乙为45岁以上的男性。该墓共出土随葬品60件,有陶器、骨器、石器、牙器等。其中出土了两件骨笛,放置在墓主左股骨内外两侧。分别编号为M282-20和M282-21。展出的这件是M282-21,这件骨笛出土时置于墓主人左股骨外侧,出土时断为三截。经过细致观察后发现,这件骨笛并非入土后断裂,而是在墓主生前已经折断,可能是出于某次意外事故。即使已经断为三截,墓主人仍然不忍心丢弃,而是在两处断茬处钻了14个小孔,用细线精心缀合后继续使用。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想要制作出一支骨笛,并非易事。这一方面说明骨笛制作的难度之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墓主人对他生前所使用的这支骨笛的珍视程度,或许这件笛子,伴随他走过很多年,是他的心爱之物。
另外, 据发掘者研究, 该墓出土的另外一支笛子是这件笛子的“克隆”版。理由是,这支笛子在折断后继续使用;这两支笛子的保证音高只差不到两分;这件笛子较另外一件相对质朴,体现在音阶上;很后是另一支笛子上有试音孔,应该是根据这支笛子制作留下的。由此可见这支笛子的重要性,可以说这件笛子可能是所有贾湖骨笛的“祖先”。
该墓是一座合葬墓,而且经鉴定这两位墓主人均为男性,墓内又出土了两件骨笛。经过观察,考古工作者发现墓内甲的肢骨保存相对完好,虽然有一定的错乱,但不是十分严重;乙只发现下颌骨,而且鉴定的结果是乙的年龄比甲大。加上骨笛的出土位置来看,这两件骨笛的主人应该是甲。至于乙的下颌骨为何在甲的墓里发现,这其中具体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当之无愧的“中华笛”
经古生物学家鉴定,贾湖骨笛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钻孔制成的。其制作方法和过程,据研究,和现代民族管乐器很相似。研究发现,贾湖人已经有了音差的基本概念,故此,在笛子制成后会运用打小孔的方式调整个别音孔的音差,反映了当时的音律水平和计算水平。
贾湖骨笛的发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其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年代之久远让观者无不感到惊叹,并深深地被七八千年前古人精湛的技术所折服。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骨笛的发现者张居中教授这么评价到:贾湖骨笛是中国目前出土的年代很早的乐器实物,被称为“中华笛”。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很早的乐器实物,更被认为是世界上很早的可吹奏的乐器。
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变化多样的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中国音乐史,刷新了我们以往的认识,其价值和意义无法比拟。贾湖骨笛自从发现以来,引起了靠前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考古发现,其发现被铭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显要位置。这是对贾湖骨笛很为充分的肯定,它是我们祖先的一个伟大的发明创造。

《国家宝藏 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序言

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文物,是中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灿烂的古代文明,传承着优秀的历史文化,讲述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辉煌,维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的民族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文物的保护等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中国文物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总书记说:“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
文物,尤其是重量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文明永不磨灭的“金色名片”。深藏在各大博物馆中的重量文物,犹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睹其风采,赏其神韵,更谈不上了解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智慧和精神。所以,总书记强调:“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让文物说话”,简单的一句话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各大博物馆陆续策划出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展览,一大批国宝文物走出库房,和普通大众亲切见面。电视、网络媒体也陆续推出《如果文物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以新颖的形式,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掀起了一股欣赏国宝、品味文明的热潮。感悟国宝,离不开中华文明;讲述中华文明,离不开解读国宝。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文明。文明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扎根在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形成了自己的本色、长处和特性。中华文明也不例外。
中华文明的起点从中国大地上有人类活动的那个时间开始。从最早的元谋人,到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古人类遗址被发现,文明之光如同繁星,光辉璀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头盖骨化石、打磨石器、陶罐,无声地诉说着中华大地上数十万年前乃至上百万年前的往事。
进入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曙光早已普照在东方大地,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遍布大江南北,黄河、长江成为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那一件件出土文物,无论是石器、陶器,还是玉器、青铜器,都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用途,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向人们揭示着中华文明演进的历程。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后母戊鼎、妇好鸮尊、青铜神树、四羊方尊、天亡簋、毛公鼎……一件件被世人追捧的青铜重器,将中华文明带到了青铜时代。青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考古发掘都会带来让世人惊艳的丰硕成果,大量文物的出土,不断地丰富着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丰富着中华文明的每一个片段。
秦始皇兵马俑横空出世,睡虎地秦简揭开了秦代律法的神秘面纱,满城汉墓、马王堆汉墓、广州南越王墓、雷台汉墓……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横扫中华大地的秦汉大一统狂飙。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对峙和分裂背后,隐藏的却是次民族大融合的壮阔波澜,朱然墓的发掘、邓县画像砖的出土、高洋墓的壁画、李贤墓的鎏金银壶以及王羲之、顾恺之的传世名作,让人们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认识更为直观,尤其是这一时期对于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更是成绩显著,为大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李静训墓的珍宝、虞弘墓的异域风情让人们领略了隋代虽然短暂却灿烂的文明之光。大唐的雄风和文明的进程则被《步辇图》、唐三彩、何家村窖藏、法门寺珍宝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便是五代短短的半个世纪,也有让人惊艳的《韩熙载夜宴图》。而两宋、辽、金、西夏、大理这一系列朝代和地方政权,虽然南北东西分裂对峙,却掩盖不住这一历史时期光辉璀璨的文明成果和文化成就。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异彩纷呈的绘画和书法艺术、辽金的民族文物、西夏文的典籍、大理的阿嵯耶观音像,无不向人们诉说着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特色。
元、明、清的大一统,一方面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大格局,另一方面则进一步促进着大一统进程中中华文明的发展。大量的传世文物、国家宝藏,承载着这一时期拥有代表性的文明特征。元青花和明清两代色彩缤纷的彩瓷,无不在告诉人们中国瓷器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世界其他民族的生活;大量的书画作品和流派向人们诉说着元明清的艺术传奇;一件件瑰丽的文物、一幅幅多彩的画卷、一卷卷精美的图书……让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有了最亲密的接触。
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史正是因为这样的成长而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样的文明奇迹在全世界来说也是罕见的。中华文明在发展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质。中华文明的个特性就是“和”,和谐,和平。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深知和平对文明的保障作用,也深知战争对文明的破坏作用。和谐是和平之上的一种更高、更美的境界,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第二个特性是包容。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较早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草原文明等。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第三个特点是开放,不故步自封。中国的汉唐盛世,都是开放的朝代,中外文化的交流十分活跃。汉代通西域,带来了中亚和西亚的文化。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在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对中国固有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于唐代,对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丝绸之路的继续延伸,形成双向交融的文化格局,唐代文化既得以向外广泛传播,同时也从海外得到很大的补充。当时的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大都市,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所在。到了明代,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对外交流活动,就是郑和下西洋,其足迹远达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密切了中国与一些国家的外交关系,成为中华文明对外开放的壮举。
正是因为中华文明有如此特质,中国的传世文物又承载着不朽而光辉的中华文明,“让文物说话”成为时代潮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编辑出版了《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本书以中国各大博物院馆的馆藏国宝为对象,以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依据,讲述国宝本身的故事,揭示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感悟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国宝分藏在不同的博物院馆,很难一件一件地去参观,而本书则将分散的国宝聚拢在一起,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国宝的魅力,便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能讲好真实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的声音,揭示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等
ISBN 9787220109935
条码 9787220109935
编者 佟洵,王云松 编等
译者 --
出版年月 2018-11-01 00:00:00.0
开本 32开
装帧 精装
页数 960
字数 375千字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