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穿越战火与经济奇迹的城市变迁史
一部解剖日本城市社会转型的著作,从东京废墟到三大都市圈成型,本书以敏锐的视角捕捉日本城市空间重组的隐秘逻辑,揭示东亚城市化进程中的共生困境与破局之道。当我们在高铁网络上重复着日本新干线的故事时,本书将帮助读者预见那些即将发生的转型阵痛与治理智慧。
※凝聚作者十余年心血,为当代国家治理提供镜鉴
本书以城市化和城市治理理论为基石,基于东京、大阪、北九州等都市圈的实证比较,试图建构“城市化社会”的创新分析框架。通过剖析二战后日本城市转型的约束条件和制度轨迹,解构其治理范式的变迁,揭示空间重组、社会变迁与权力重构的历史发展机制,为东亚城市化理论研究提供新范式。
本书以城市发展为轴线,分析了日本从战前至20世纪80年代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相关问题及治理对策。战后日本城市经历了空间重构,从单极城市转变为多核心都市圈,推动城乡二元对立转向协同发展。战后经济高度成长期的城市化社会是城市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经阶段,资源错配也引发了治理挑战。城市治理的现代化需要破解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从政府管控转向多元共治,推动日本从城市化社会转变为城市型社会。
本书突破了编年史框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东京、大阪、北九州三个都市圈案例进行历时性比较,提炼了日本城市转型的共性规律与地域特质,能够为后发国家提供治理镜鉴。
郭小鹏,1986年生,男,山西孝义人,历史学博士。201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现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日本城市史和社会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在《世界历史评论》《城市史研究》《都市文化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绪论
第一章 日本战前城市发展过程及遗产
第一节 日本近代城市建设的起步
第二节 战前城市化的过程
第三节 战前城市化的遗产
第二章 战后城市化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战后城市复兴
第二节 战后城市化的驱动因素
第三节 战后城市化的表现
第四节 日本城市化社会的特征
第三章 城市化社会的挑战
第一节 城市环境公害
第二节 城市发展的失序
第三节 城市精神文化的缺失
第四章 东京都市圈的一极集中
第一节 东京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东京奥运会对东京的影响
第三节 东京都市圈的建设与规划
第四节 东京都市圈城市型社会的形成
第五章 大阪都市圈的相对衰落
第一节 大阪都市圈的形成
第二节 大阪都市圈的文化特征
第三节 大阪都市圈的相对衰落及应对
第六章 北九州都市圈的转型与重生
第一节 北九州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北九州都市圈发展的困境
第三节 北九州都市圈的转型发展
第七章 日本政府城市政策的变迁
第一节 战后初期城市政策的缺失
第二节 自民党城市政策的转变
第三节 自民党政权公害对策的调整
第四节 城市政策与国土开发政策
第八章 地方自治体城市治理的探索
第一节 地方自治制度的革新
第二节 革新自治体的城市治理实践
第三节 地方自治体的广域联合治理
第九章 多元治理主体的形成
第一节 日本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第二节 企业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
第三节 第三部门的城市治理
第四节 城市型社会的治理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ISBN | 9787552048230 |
| 条码 | 9787552048230 |
| 编者 | 郭小鹏 著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11-01 00:00:00.0 |
| 开本 | 其他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403 |
| 字数 | 3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纸张 |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