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该书以宋代《春秋》学家胡安国的《春秋胡氏传》为研究对象,从《春秋胡氏传》的学术源流、经学方法和经学要旨等方面,阐述了胡安国与二程之间的思想渊源,探讨了其格物穷理的治经方法;从天道、王道、攘夷、灾异、君臣关系、臣道等多个层面,全面探讨了《春秋胡氏传》中的理学思想;以《春秋》中的经典案例为背景,探讨胡安国以“格物穷理”为方法,对仁、义两原则间的伦理冲突进行化解的尝试。
全书包括绪论和六个章节,对胡安国以理解经的经学特色,传文中丰富的理学思想,以及寓寄于传文的伦理原则和政治理想,均有充分展示和深入讨论。
王沁凌,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春秋》学。曾在《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绪论
第一节胡安国的交游与思想归属
第二节《春秋胡氏传》成书过程略述
第三节文献综述
(一)经学和经学史的角度
(二)哲学史和思想史的角度
第四节本书的研究目标
第一章《春秋》学的思想定位
第一节《春秋》学作为“历史哲学”
第二节《春秋》学作为“政治哲学”
第三节《春秋》的孟、庄、董三家义
第二章《春秋胡氏传》的学术源流
第一节唐末宋初的《春秋》学
第二节二程的《春秋》学
第三章《春秋胡氏传》的经学要旨与经学方法
第一节“史外传心之要典”的基本定位
第二节以“穷理”为中心的治经方法
第三节以理学化用“原心定罪”之法
第四节“《春秋》借事明义”说
第四章《春秋胡氏传》的理学主旨
第一节天道即王道
第二节以历法象天道之运转
第三节以灾异见天人感应之理
第四节王伯义利之辨
第五节夷夏之辨
第五章《春秋胡氏传》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以“大居正”统人伦
第二节君相关系与君道
第三节臣道
第四节大复仇而讥复怨
第六章《春秋胡氏传》的伦理观念阐新
第一节正本清源,讨贼先治其党
第二节推忠恕,合仁义
第三节天下为公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1367704 |
| 条码 | 9787301367704 |
| 编者 | 王沁凌 著 著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10-01 00:00:00.0 |
| 开本 | 16开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298 |
| 字数 | 315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