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编号:
wx1203983225
销售价:
¥57.27
(市场价: ¥69.00)
赠送积分:
57
数量:
   
商品介绍

本书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对我国融资担保体系有效运行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以及应用前景。本书的主要内容有:1)揭示了融资担保制度的生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的理论逻辑,丰富和发展了融资担保制度在财政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等方面的理论,以形成融资担保制度健康发展的理论框架,完善和发展融资担保的理论体系。2)分析了融资担保机构面临的内外部困境与制度约束,分析其内在的机理及其对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影响。3)揭示了在“一带一路”倡议这一背景下主权信用担保和贷款的风险分析和测量,尝试运用以信用担保为代表的信用增进方式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并对如何发挥好信用增进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提出了框架性的建议。4)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考察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问题,构建全员、全过程、持续改进的风险防范机制。5)研究了财政支持融资担保机构等领域的可选模式,以及我国融资担保机构监管模式的构建问题。6)提出了引导和鼓励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健康发展的制度建设与保障措施的相关建议。

梁俊茹,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学博士,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学博士后,高级经济师,硕士生导师,西部担保首席行业分析师。参与了6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CSSCI期刊和北大核心上发表论文10篇。研究专长为商业银行运营与发展,金融风险等,闫丽婷,高级经济师,香港浸会大学理学硕士。现任银川金融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西部(银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副会长、理事,宁夏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会副会长、自治区科技厅科技专家库专家等。申请课题、项目《金融助力宁夏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改革的路径探索》《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金融助力银川市“六权”改革的路径探索》等获得奖项和基金资助,发表论文《医疗设备的融资租赁之道》等4篇。

目录1.导论 61.1 选题背景 6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71.3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81.3.1研究目标 81.3.2研究内容 9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11.4.1研究思路 111.4.2技术路线 111.4.3研究方法 132. 文献综述 142.1对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 142.1.1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产生原因的研究回顾 142.1.2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52.1.3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必要性 162.1.4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途径及手段 162.1.5 对上述研究的述评 172.2对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合作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 172.2.1银行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合作模式研究 172.2.2 银行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82.2.3对上述研究的述评 192.3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1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 202.3.2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形成机制研究 212.3.3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研究 212.3.4 对上述研究的述评 232.4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监管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 232.4.1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监管的理论基础 232.4.2对融资担保机构的政府监管研究 242.4.3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相关措施 252.4.4上述研究的述评 263.理论基础 273.1相关概念界定 273.1.1融资担保的概念和内涵 273.1.2国际上融资担保机构的分类 283.1.3我国融资担保机构的分类 303.2融资担保的制度起源 313.2.1克服信息的不对称性 313.2.2分散和转移风险 323.2.3减少抵押品需求 323.3融资担保机制的附加性及具体制度设计 333.3.1财务可持续性和信用附加性 333.3.2经济附加性和溢出效应 343.3.3 融资担保的具体制度设计 343.4融资担保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363.4.1融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和贷款银行之间的关系 363.4.2融资担保机构与借款企业之间的投资关系 383.4.3企业贷款担保的失灵 403.4.4融资担保作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信号传递机制 443.4.5 研究结论 463.5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理论基础 473.5.1公共产品理论 473.5.2外部性理论 493.5.3信息不对称理论 503.5.4金融中介理论 523.6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合作的理论基础 533.6.1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中的作用 533.6.2银行行为分析 563.6.3.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持续发展分析 573.7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583.7.1融资担保机制修正信息不对称的理论 583.7.2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理论 603.8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监管的理论基础 703.8.1信息不对称理论 703.8.2风险转嫁和风险分散理论 703.8.3金融脆弱性理论及融资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种类 713.8.4信贷交易成本担保理论 743.8.5政策工具理论 753.8.6公共产品理论 764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历程和现状 784.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历程 784.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制度变迁的特征 824.2.1自发互助主导型机制 824.2.2“一体两翼”型机制 834.2.3商业主导型机制 844.2.4政府主导型机制 844.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三级体系 854.3.1在我国融资担保机构的政策属性明显 854.3.2类保险的业务特征与公共物品的政策属性共同形成了其高风险、低收益的特征 854.3.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三级体系 864.4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864.4.1 AAA担保机构数量继续增加 874.4.2全国性担保机构业务规模整体收缩,杠杆水平有所下降 894.4.3 样本担保机构的盈利水平 924.5融资担保机构在存续和发展变迁中的问题 945 财政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研究 955.1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机理分析 955.1.1 财政支持对融资担保和协作银行影响的数理分析 955.1.2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可行性 975.1.3财政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职责定位 1015.2财政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情况 1045.2.1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桥梁 1045.2.2财政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成效及问题 1095.3财政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1185.3.1财政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总体要求 1185.3.2财政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政策建议 1245.3.3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其他相关配套措施 1295.4本章小结 1316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机制研究 1326.1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合作现状及类型 1326.1.1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的动因分析 1326.1.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合作存在的问题 1356.1.3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合作类型及比较 1426.2银行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比例的影响因素分析 1456.2.1模型的构建 1456.2.2实证研究 1486.2.3 研究结论 1556.3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良好合作关系的构建 1556.3.1加强立法和出台相关政策 1566.3.2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应建立风险补偿基金 1566.3.3建立信息共享、工作共参机制 1576.3.4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的风险共担机制 1596.3.5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加强风控体系管理 1666.4 本章小结 1677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研究 1687.1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形成机制 1687.1.1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分类和来源 1687.1.2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外部风险形成机制分析 1717.1.3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内部风险形成机制分析 1747.2融资担保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原则 1827.2.1以风险控制为中心 1827.2.2决策层的支持 1827.2.3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 1827.2.4全过程的风险控制 1837.2.5全新系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1837.2.6持续的改进 1837.3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 1847.3.1风险识别与评估 1857.3.2风险预防 1867.3.3风险控制 1947.3.4风险转移与分散 2017.3.5风险处理和补偿 2057.4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保障 2087.4.1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2087.4.2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2107.4.3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保障 2117.5本章小结 2128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监管模式研究 2138.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监管的制度变迁 2138.1.1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政府监管的监管主体 2138.1.2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政府监管的政策依据演变过程 2168.1.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监管法律不健全 2248.1.4“双层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2268.1.5行业自律不到位 2298.1.6监管内容的演变过程 2318.2 加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监管的建议 2338.2.1完善政府监管政策 2338.2.2强化国家政策落实 2358.2.3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实行差异化的分类监管和监管联动机制 2368.2.4优化政府监管行为 2368.2.5提升政府监管能力 2388.3小结 2409 研究结论 241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 9787513683173
条码 9787513683173
编者 梁俊茹,闫丽婷 著 无 译
译者
出版年月 2025-07-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360
字数 346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