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重温1980年代。在蒙学、求学、游学和学人的故事中,感受历史的脉动与社会的变迁。这不仅是一段段个人成长的轨迹,更是时代记忆的珍贵镌刻。 本书是李怡教授的散文随笔集,是“60后学人随笔”丛书的一本,是一部反映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社会变迁与个人成长的散文集。本书分为“1980年代的师大校园”“蒙学记”“教学记”“学人记”等主题,讲述人生故事。书中不仅透视了历史的演变,也记录了个人思想与情感的历程,为那个时代和生命的成长留下了值得玩味的记忆。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读者能够感受到80年代中国社会的脉动,以及那一代人对知识、文化和理想的追求。这部作品不仅是作者个人的历史记忆,也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共同记忆。
目录
序一我们共同的寻路记 /阿来
序二走出象牙塔的历史抒情 /丁帆
1980年代师大校园里的先生们
几代先生同堂的1980
昂首穿行在校园的老师们
导师王富仁
双子座蓝棣之
学生活动中的老师
那时的班主任和校长
生气勃勃的研究生老师群
我们都是“研究生”
师大的真性情
蒙 学 记
文学如水
我在露天看电影
读图的记忆
声音的启蒙
我的科幻我的梦
初为人师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我的第一批弟子
乡村的鲁迅
学人随笔
王得后:“立人”的脉络
张恩和:永远属于师大校园
王富仁:启蒙的记忆
钱理群:“活中国”的姿态
刘纳:历史的意义与学术的魅力
吴福辉:学者的趣味和气质
陈平原:学术逻辑中的情感关怀
杨义:“大文学”史观的重启和实践
冯铁:遥远的怀念
为我们自己的人生作传——代后记
李怡,出生于重庆,求学于北京。先后任教于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四川大学,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著作《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作为方法的民国》《为了现代的人生》《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文史对话与大文学史观》《反抗虚无》等,近年从事散文创作,在《传记文学》《随笔》等处重述人生故事。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20138294 |
| 条码 | 9787220138294 |
| 编者 | 李怡 著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4-10-09 00:00:00.0 |
| 开本 | 32开 |
| 装帧 | |
| 页数 | 360 |
| 字数 | 189 |
| 版次 | 第1版 |
| 印次 |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