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作者持续耕耘二十余年,以程季华等人编著的 《中国电影发展史》为参照,在爬梳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系统阐述了百余年来中国电影理论研究发展的历史图景,详细论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电影人深入思考电影本体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的理论成果,借此读者深入理解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成就。全书最后附有中国电影出版著作目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一步展开阅读之旅。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大量期刊、专著等原始文献,完整呈现了从默片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电影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深入探讨了电影学术体系构建、美学理论创新、批评方法变革等核心命题,同时对战时理论西迁、港台理论发展等重要历史阶段进行了专题研究,为当代中国电影理论的本土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照。附录收录的1918—1980年电影著作系年目录与正文内容相互印证,使这部历时二十余载完成的学术著作兼具思想史研究深度和文献参考价值。
陈山,上海人,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78年师从王瑶先生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后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要从事中国电影史教学与研究,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现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中国电影史学会顾问,中国电影博物馆特聘专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客座教授。主要学术著作有《影史新探》《痛苦的智慧——文化学说的发展轨迹》《中国武侠史》(中文、韩文版)等。
目 录
导 言 东方智慧: 20 世纪中国电影理论空间的构成···························1
? ? ? ? ?第一节? 源于想象的冲动:影像思维与中国人的美意识··················1
? ? ? ? ?第二节? 精神旋风:20 世纪文化突变中的现代中国学术架构 ···········8
第一章 理性的新曙光:中国电影理论形态的呈现 ···························· 18
? ? ? ? ?第一节? 雪泥鸿爪:中国人对现代影像的最初反应······················ 18
? ? ? ? ?第二节? 筚路蓝缕:影像传播与中国电影理论的初始形态············· 33
第二章 理论大厦的奠基: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电影理论的活跃·········· 48
? ? ? ? ?第一节? 理论意识的自觉:中国电影理论最初的学术格局············· 48
? ? ? ? ?第二节?“原型”阐释:20 年代理论规范体系的建立 ··················· 93
? ? ? 第三节? ? 默片时代理论思考的结晶:20 世纪 20 年代的电影理论专著 ······························································144
第三章 高屋建瓴: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电影理论的飞跃···················160
? ? ? ? ?第一节? 拱隆的山脊:中国电影理论高峰期的出现·····················160
? ? ? ? ?第二节? 走向电影本体:影像美学的创建·································221
? ? ? ? ?第三节? 权威影评人群体的形成:30 年代电影批评的繁荣 ···········264
第四章 烈火涅槃:抗战及战后时期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 ·················291
? ? ? ? ?第一节?“文化大西迁”:抗战时期电影理论的格局 ····················291
? ? ? ? ?第二节? 旧迹与新轨:规范理论的总结和影像美学的发展············323
? ? ? ? ?第三节? 过渡年代:战后电影理论的承前与启后························358
第五章 经典的建构: 20 世纪 50?—?60 年代中国电影理论主潮············413
? ? ? ? ?第一节? 理论开局:资深电影艺术家对经典电影的理论阐述·········413
? ? ? ? ?第二节? 时代高标:主流电影理论的构成与发展························458
第三节? ? 理想的冲突:东方电影美学的探索与影坛
“洋务派”的崛起 ···················································529
? ? ? ? ?第四节? 豆蔻年华:成长期的港台电影理论······························595
第六章 走向新的理论时代: 20 世纪 80 年代后中国电影理论的走向····669
? ? ? ? ?第一节?“导师”们:电影理论学科体系的创建 ·························669
? ? ? ? ?第二节? 前行与远望:80 年中国电影理论的主潮及其变迁 ···········686
? ? ? ? ?第三节? 理论新锐:港台电影美学理论的形成与理论新潮············696
结 语 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理论史:史学价值观与史学创新 ··············705
附 录 中国电影出版著作系年目录( 1918?—1980)··························710
主要参考书目················································································768
后 记··························································································777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1364574 |
| 条码 | 9787301364574 |
| 编者 | 陈山 著 著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11-01 00:00:00.0 |
| 开本 | 16开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786 |
| 字数 | 895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