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15—16世纪的东亚,常被简化为“倭寇与海禁”的世界——日本的武士与商人频频出海劫掠,明代中国与朝鲜因此长期施行海禁。然而,这只是当时东亚经济与社会互动的冰山一角。本书以经济史、货币史和海洋史的多元视角,揭示了明代中国与日本、朝鲜等国家间错综复杂的贸易网络——周边国家对“唐物”的强烈需求,以及明代中国自身对夷货的渴求,共同推动了跨国贸易活动,促使边境走私与海外交流日益频繁,并最终导致了明朝海禁政策和财政体制的转向。
作者大田由纪夫三十余年潜心研究东亚经济史,通过多语种史料、考古发掘成果和计量史学方法,展示了一个互动中“共同进化”、充满活力的前近代东亚世界。本书指出,15—16世纪的东亚各国并非彼此孤立,而是通过以货币和商品为媒介的贸易网络展开互动,并由此塑造了中、日、朝三国在17世纪的不同货币政策和经济模式。
作者简介
大田由纪夫,1965年生于日本长野县,毕业于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部,后于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完成学业。现为日本鹿儿岛大学法文学部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世史,代表论文包括《围绕“撰钱世纪”的回应(「撰銭の世紀」をめぐる応答)》《关于〈东俗丛〉的问题(『東俗叢』について)》等。
译者简介
胡炜权,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前近代史、前近代东亚关系史。已出版专著《菊花王朝》《明智光秀与本能寺之变》等,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宋元明时期日本社会的中国观”。
中文版序 i
日文版序 i
第一章? 奢侈是互为影响的——明、朝鲜、日本的经济发展 1
1. 明朝的奢侈风气 1
2. 朝鲜王朝的奢侈倾向与“唐物”贸易的发展 9
3. 日本“唐物”消费的增长 15
4. 连锁效应的背景—明代中国的经济复苏 26
5. 朝鲜王朝经济的萌芽 43
6. 日本的经济变化 50
第二章? “恶钱”与“恶布”——通货变化的发生 61
1. 明代中国的“恶钱”与“拣钱” 61
2. 日本的通货变化 72
3. 朝鲜王朝的通货变化 86
第三章? 于是“倭银”出现了 99
1. 日本经济停滞不前 99
2. 明钱质量劣化 107
3. 东亚海域交易的变化 118
4. 环中国海域交易的沉滞 132
5. “倭银”出现 142
第四章? 活跃与混乱的东亚──白银热潮带来的问题 155
1. 撰钱令再现─16世纪中叶(1) 155
2. 以白米支付的情况─16世纪中叶(2) 167
3. 从铜钱到白米─16世纪后半期 173
4. 白银打通的东亚 185
终章? “唐物”与“夷货”:牵动东亚的“物品” 203
谢辞 209
注释 211
参考文献 223
图、表出处 235
译后记 237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 ISBN | 9787547327531 |
| 条码 | 9787547327531 |
| 编者 | 大田由纪夫 著 胡炜权 译 |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11-01 00:00:00.0 |
| 开本 | 其他 |
| 装帧 | 精装 |
| 页数 | |
| 字数 | 160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