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全面而又深刻地改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场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生存逻辑以前所未有之势成为支配人和社会生存的形式。
在这一技术变革下,人的内在精神发生较大的变化,人的内在品质和稳定性被打破,人与技术出现了双向建构:一方面网络技术为促进人类本性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方式和路径,另一方面又放大了人性之恶的力量,给人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具破坏性的后果。因此,本书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互联网文明视域下网络技术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探讨互联网文明视域下人性的展现状况,进而探讨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导论
第一章 人性论的历史嬗变与发展
第一节 中西方人性论思潮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人性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人性场域转变及人性基础的改造
第二章 网络社会形态中的人性考察
第一节 网络社会形态中的人际互动
第二节 网络社会形态中影响人性的动机
第三节 网络社会形态中的人性结构
第四节 网络社会人性与现实社会人性的对比考察
第三章 网络对人性实现的推动作用
第一节 网络推动人的基本需要满足
第二节 网络促进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更加丰富
第三节 网络促进人的创造性发展
第四节 网络促进人的自由的实现
第四章 网络社会中的人性异化与人性残缺
第一节 网络经济的不正当参与扭曲人的逐利本性
第二节 网络虚拟交往导致人的现实感减弱与孤独感增强
第三节 网络的工具性与娱乐性引发个体过度网络依赖
第四节 网络虚拟技术消解人的道德性
第五节 网络技术空间中的理性意识缺失与群体极化
第五章 消解网络时代人性异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打造人性化的网络公共空间
第二节 完善网络空间理性制度
第三节 规范网络公共空间的参与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刘慧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社会治理、数智社会治理等。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5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01207865 |
| 条码 | 9787201207865 |
| 编者 | 刘慧园 著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08-01 00:00:00.0 |
| 开本 | 其他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212 |
| 字数 | 280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