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编辑推荐】:
米勒以冷静的笔,抵抗麻木的时代
他拒绝煽动,而选择冷静。
在激情与立场泛滥的年代,他用理性与叙事让我们重新审视“自由”“责任”“真理”这些被滥用的词。
因此,他的随笔不是激进的政治宣言,而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自省实践:如何在权力、媒体、资本、意识形态之间,依然保持诚实、清醒,并相信文字的力量。
他让我们看到,政治不是新闻的事,而是每个人如何活着的事。"
《悲剧与普通人》为阿瑟·米勒非虚构创作、戏剧理论创作的集大成者,是1996年出版的《阿瑟·米勒论戏剧》和2000年出版的《走廊里的回声:1944—2000散文集》的合集,按时间顺序爬梳了米勒横跨半个多世纪、近80篇的论文以及随笔创作。在这部文集中,读者能领略到米勒的两张面孔。一张是他作为戏剧大师的全貌,大到他的戏剧观、创作观、舞台观以及对同时代另外两位戏剧巨头威廉斯和奥尼尔的分析性思考,小到每部剧作的创作背景、人物构思以及自传式反思;另一张是他作为一个积极入世的意见领袖的细部,这体现在他的随笔讨论主题之广上,从对美国文化政策的锐评,到替底层人民发声,为被错误指控谋杀的当地少年辩护等等,一个有着严肃社会关怀的写作者的形象跃然纸上。不管论戏剧还是评时局,其中一成不变的是米勒强烈的人文关怀。他呼吁创作者看清历史的光明面,追根溯源,努力探索普通人的心灵;主张创作应扎根于现实,着重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表达整个社会的愿望,对人类的生活具有超越文艺层面的意义。
阿瑟·米勒 Arthur Miller(1915—2005),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并称二十世纪美国戏剧三大家,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著有《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都是我的儿子》《桥头眺望》《堕落之后》《代价》《美国时钟》《驶下摩根山》《吉星高照的男人》等多部戏剧。他的作品针砭时弊、直言不讳。米勒一生获奖无数,包括1949年普利策奖、两次纽约戏剧评论奖、奥利弗最佳戏剧奖等。
编者序/Ⅰ
《阿瑟·米勒戏剧随笔》初版自序/Ⅸ
《阿瑟·米勒戏剧随笔》第二版自序/ⅩⅢ
《走廊里的回声》自序/ⅩⅦ
1944—1950/1
话说信任美国/3
悲剧与普通人/10
悲剧的性质/14
推销员过生日/18
1951—1960/23
易卜生《人民公敌》改编本序/25
作家多,剧作少/30
密歇根大学/34
《萨勒姆的女巫》之旅/52
平息众怒的适当提案/56
美国剧院/64
一个在布鲁克林长大的男孩/82
论社会剧/95
一九五六年及其他种种/110
……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ISBN | 9787532766215 |
| 条码 | 9787532766215 |
| 编者 | (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 著 著 陈安,陈恬 译 译 |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10-01 00:00:00.0 |
| 开本 | 32开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699 |
| 字数 | 499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纸张 |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