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南宋后期,边事问题关乎国家存亡。当时士人的日常生活、政治活动以及文学写作,无不受到边事的影响。作为应对,晚宋士人以严肃、理性之态度,进行着拯救危局的努力。本书结合对士人生活状态的还原以及时代背景的观照,探讨了晚宋边事书写的种种复杂样态,指出边事问题已经成为了晚宋士论中具有核心、首要位置的“大议论”,而边事书写也成为展示晚宋战时状态下特殊时风、士风的重要题材,并因与时政的密切关联而产生了与前代创作不同的种种新变。本书力图突破将衰世与士风之衰相对应的思维惯性,揭示出晚宋士人于危急存亡之时对于家国命运的承当,并深入考察在历史转关到来的前夜,晚宋士人对于自身处境以及时代命运的感知与思考。
程海伦,1991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博士毕业,师从张鸣教授。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元文学。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绪论第一章 晚宋士论对时局与时政的探讨 第一节 晚宋时局的发展趋势与士人对时局的认知 第二节 晚宋科场对边事议题的考察 第三节 晚宋奏议对时弊的讨论及其书写策略 第四节 私人领域对边事与时局的讨论第二章 边事信息的传播与晚宋士人的边事言说 第一节 晚宋边事信息的传播情况 第二节 边事信息传播对文学再现的影响 第三节 晚宋边事议论的形成过程:以“蕲黄之变”的书写为中心第三章 晚宋士人的边地经历与文学书写 第一节 晚宋士人赴边情况考论 第二节 晚宋送人赴边诗词中的群体形象 第三节 晚宋士人的边幕经历与文学主题 第四节 从“榆关沙漠”到“神州赤县”:晚宋士人的边城书写 余论:边地经历的意义第四章 晚宋边事背景下的蜀地与蜀士 第一节 晚宋的蜀地局势与蜀中纪战诗 第二节 晚宋的蜀士流寓现象及其文学呈现 第三节 蜀士家国情怀的多重面相第五章 身份·性格·心态:晚宋士人边事书写的个案考察 第一节 “马上功名”与“林间身世”:刘克庄的身份转换与边地情结 第二节 “敕赐狂生”:王迈的性格特质与边事书写 第三节 “草茅”与“诸公”:戴复古边事书写中的己与人 余论:有关晚宋士人处境与心态的两点考察第六章 晚宋士人的时空意识及其边事书写的特质 第一节 立国东南形势下的空间意识 第二节 华夷变局到来前的时代观念 余论:晚宋边事书写的地位与评价结语附录一 防秋形势下晚宋边事意象的更新附录二 《全宋诗》所收晚宋士人赴边情况一览表参考文献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22858739 |
| 条码 | 9787522858739 |
| 编者 | 程海伦 著 无 编 无 译 |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10-01 00:00:00.0 |
| 开本 | 其他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504 |
| 字数 | 497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纸张 |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