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17世纪中后期,万帕诺亚格部落酋长梅塔卡姆(英国人称“菲利普”)领导北美原住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这场被称为“菲利普王之战”的冲突,是欧洲人登陆北美后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本书突破传统战争史以男性将领和土地争夺为核心的叙事框架,通过三重边缘视角重叙了这段历史:被主流历史潦草带过的印第安女领袖的权威与行动如何挑战殖民者对性别秩序的想象?自小在哈佛教授西方教育的土著翻译官詹姆斯·普莱特是跨文化的传播使者还是部落的叛徒?被俘的清教徒女性玛丽·罗兰森的日记如何颠覆了殖民叙事与个人的性别认同焦虑?这场基督教文明与印第安文明之战,不仅展现了双方在土地观、法律观、性别观、世界观中的冲突,也刻画出身处其中的个体在双重文化认同中的焦虑与撕扯。
丽莎·布鲁克斯(Lisa Brooks)于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在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任教,现为美国私立文理学院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英文系美国研究教授;专注于研究比较美国文学与印第安文学,以此审视“新英格兰殖民地”与“美国”之间的关联与空间;曾出版《普通的瓦罐:在东北部复原土著人的空间》(The Common Pot:The Recovery of Native Space in the Northeast)、《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Our Beloved Kin:A New History of King Philip’s War),皆致力于书写及挖掘17世纪北美大陆东北部印第安人的历史,并在学术界、出版界、媒体界获得诸多奖项。
译者简介:
赵辛阳,武汉大学获世界史博士学位,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美国史和西方古典学;译有《美国革命: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史》《血腥之所:国会中的暴力与美国内战起源》。
张远,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学与区域国别学。
简明目录:
导言
前言 卡斯科克,和平之地
第一部分 维塔穆和詹姆斯·普莱特:交换、外交和剥削
第一章 纳姆普,“我们挚爱的女族人——波卡塞特的女酋长:纽带、行动和契约”
第二章 哈佛印第安学院的文人学者和美国文学阿尔冈琴语的溯源
插曲 纳沙威:尼普穆克人地区,1643—1674年
第二部分 并非单一起因的故事:战争爆发的多重视角
第三章 女王的权利和贵格会的亲属关系
第四章 风暴来临
第五章 普莱特的反抗:俘虏詹姆斯·普莱特的叙事
第三部分 殖民遏制与印第安亲属网络:俘虏、殖民抵抗与印第安联盟版图在扩张
第六章 一路向北:1675年9月至1676年1月
插曲 1671年1月,“我的孩子们在这里,我会留下来”,梅尼梅西特
第七章 俘虏的悲歌:重新诠释罗兰森的叙事
第四部分 和平之地与战争的终结
第八章 解除被封印的战争终局
第九章 北部前线:超越替代性叙事
注释
参考文献
图
索引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 ISBN | 9787547325193 |
| 条码 | 9787547325193 |
| 编者 | [美]丽莎·布鲁克斯(LisaBrooks) 著 赵辛阳 张远 译 |
| 译者 | 张远,赵辛阳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 开本 | 其他 |
| 装帧 | 精装 |
| 页数 | 636 |
| 字数 | 380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