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作者三十余年专情于关系研究领域,集成《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关系、权力与“报”的运作》《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三部曲,展现了作者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道路上的持续探索。
本书深耕于中国人的社会互动研究领域,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重点研究由“关系”概念发展而来的一系列本土理论与实际运行方式的议题,与《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和《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形成中国本土社会学“三部曲”。
中国人的“关系”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即面临与西方类似理论的区分与融合局面,而如今则遭遇了与“社会资本”概念的混合使用情况。当然,解决“关系”这一本土性概念所引发的首要问题,则在于比引进西方理论更为基础性的翻译问题。本书坚持将“关系”作为认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核心要素,结合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对其意涵、时空维度、日常生活意义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富有原创性的探索,也对微观关系如何被纳入宏观视野进行了考察。
本书涉及“关系”的文化预设、社会构成,报的运作及其与权力的关联、内在的动力学等内容,也对中国文化孕育的践行主义心理学传统、差序格局、大公平观、母子关系等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以期从学理上为读者提供一种认识中国的政治、文化、心理及社会生活的新视角。
翟学伟
----------------------------
翟学伟,男,1960年生于南京。自1986年考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班起,开始研习社会学,1988年入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其间获法学硕士学位和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于2015—2020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社会学本土化研究,曾两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代表作有《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儒家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的社会信任:关系向度上的考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等,有些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日文及阿拉伯文,并在新加坡等地有繁体字版。
第一编 学科立场与视角确立
跨文化、翻译与社会科学本土化
——兼论儒家的西方遭遇
人如何被预设:从关系取向对话西方
——重新理解中国人的问题
中国与西方:两种不同的心理学传统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
——我的几点回应
第二编 关系的理论评述与重构
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
“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
“关系”研究与理论重构
关系向度理论及其在互联网中的演变
第三编 关系运作及其动力
“报”的运作方位
关系与权力:从共同体到国家之路
中国人的“大公平观”及其运行模式
——兼同日本的“公私观”做比较
第四编 关系与社会变迁
狐媚与美眉
——虚拟世界的现代性转换
中国母子关系:母职的功效研究
——以《叶珍》家庭回忆录为例
日常意义的建构及其变迁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301364598 |
条码 | 9787301364598 |
编者 | 翟学伟 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416 |
字数 | 387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