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文章以体制为先。体制决定了公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主题表达。公文写作尤其需要遵守体制为先的原则。事务不同,则文体不同。中国公文文体从少到多、从通用到细致,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后世完备的公文文体系统。公文文体的写作发展带动了公文批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完善,在古代文论中出现了很多有关文体特征和写作要领的批评理论,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宝贵资源,代表着中国式文论的特征。本书收集并整理了古代公文批评理论的部分专著和篇章,并把它们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归纳,主要以文体分体理论的形式,分节阐述,提炼主要观点,形成主题式论文形式,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编辑成章。
吴茜(1980-),安徽六安人,文学硕士,副教授,现任教于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高校一线教学工作,长期从事“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研究。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教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主编省级高校高水平教材1部,参编特色高职教材3部。
李金泽(1968-),安徽蒙城人,文学硕士,教授,现任教于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7年参加工作,从事过农村中学、中等师范学校、高校教学工作。系安徽省首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安徽省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安徽省定向培养乡村教师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获得过安徽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主持省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编写省级高校高水平教材3部,特色高职教材3部。
第一章 古代公文体制及分体特征论
第一节 论文章以体制为先与公文文体特征
第二节 论古代公文名称的物性特征和事性特征
第二章 古代公文分体特征论
第一节 论命、令、诏类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功能关联
第二节 咨和移的文体特征及功能的相互融合性
第三节 古代奏疏类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写作理论
第四节 “牒”的发展演变
第五节 论札子文体的发展演变及特征
第三章 陈骙《文则》的公文文体观
第一节 论陈骙《文则》的公文文体观
第二节 论陈骙《文则》的修辞理论观
第四章 古代公文批评理论发展演变及审美形态
第一节 论中国古代公文批评理论史的分期
第二节 论《公牍学史》在公文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论公文关切社会现实的主题表达
第四节 论公文文质兼美的审美意蕴
参考文献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65066238 |
条码 | 9787565066238 |
编者 | 吴茜,李金泽 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14 |
字数 | 123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