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大气本底、边界层气象、农林气象和大气污染等专业方向。本规范规定了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观测目标与内容、观测指标、观测场地组成与设置、观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数据汇交与共享等内容,适用于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和长期定位观测。
目录
1 引言 1
2 范围 2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4 术语与定义 6
4.1 气候变化 6
4.2 大气本底 6
4.3 边界层气象 6
4.4 农林气象 6
4.5 海洋气象 6
4.6 大气污染 7
4.7 自选指标 7
4.8 地面气象观测 7
4.9 气象要素 7
4.10 温室气体 7
4.11 卤代温室气体 7
4.12 气溶胶 8
4.13 总悬浮颗粒物 8
4.14 反应性气体 8
4.15 大气沉降 8
4.16 陆—气通量 8
4.17 海—气通量 9
4.18 小气候 9
4.19 环境空气 9
4.20 空气污染物 9
4.21 二次污染物 9
4.22 挥发性有机物 9
4.23 水溶性阴离子 10
4.24 水溶性阳离子 10
4.25 有机碳 10
4.26 元素碳 10
4.27 总碳 10
4.28 风廓线雷达 10
4.29 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 11
4.30 调查船 11
5 观测目标与内容 12
5.1 总体原则 12
5.2 观测目标 12
5.3 观测内容 12
6 观测指标体系 14
6.1 站点背景信息观测指标 14
6.2 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指标 14
6.3 大气本底观测指标 17
6.4 边界层气象观测指标 19
6.5 农林气象观测指标 21
6.5.1 小气候 21
6.5.2 水土环境 23
6.5.3 农林气象灾害 24
6.5.4 陆—气通量 24
6.5.5 植物要素 25
6.6 海洋气象观测指标 28
6.7 大气污染观测指标 32
7 观测场地组成与设置 35
7.1 常规地面气象观测场地系统 35
7.1.1 观测场地的环境要求 35
7.1.2 观测场建设要求 35
7.1.3 观测场内仪器布设建议 35
7.2 大气本底观测场地系统 36
7.2.1 大气本底站选址 37
7.2.2 观测场 37
7.2.3 观测室 38
7.2.4 屋顶平台 39
7.2.5 样品分析实验室 39
7.3 边界层气象观测场地系统 40
7.3.1 观测场环境要求 41
7.3.2 观测场建设要求 41
7.3.3 近地边界层气象观测场内仪器布设建议 42
7.3.4 对流边界层气象垂直探测观测场仪器布设建议 42
7.4 农林气象观测场地系统 44
7.4.1 综合观测场环境要求 45
7.4.2 综合观测场建设要求 45
7.4.3 综合观测场仪器布设建议 48
7.5 海洋气象观测场地系统 49
7.5.1 海滨观测场 49
7.5.2 浮标和潜标观测站 49
7.5.3 调查船 50
7.6 大气污染观测场地系统 51
7.6.1 观测场地环境要求 51
7.6.2 观测室与观测装置 52
7.6.3 其他设备配置 53
8 观测技术方法 54
8.1 背景信息相关指标观测方法 54
8.1.1 地理位置 54
8.1.2 地形 54
8.1.3 气候背景 54
8.1.4 下垫面特征 54
8.2 常规地面气象指标观测方法 55
8.2.1 地面气象要素 55
8.2.2 辐射 57
8.2.3 天气现象 58
8.2.4 土壤水分 58
8.2.5 观测仪器技术性能要求 59
8.3 大气本底指标观测方法 60
8.3.1 温室气体 60
8.3.2 气溶胶 61
8.3.3 反应性气体 63
8.3.4 大气沉降 66
8.4 边界层气象指标观测方法 67
8.4.1 铁塔梯度气象观测 67
8.4.2 地基遥感垂直廓线观测 67
8.4.3 陆—气通量观测 69
8.4.4 温室气体浓度观测 70
8.4.5 大气成分观测 70
8.4.6 观测仪器技术性能要求 71
8.5 农林气象指标观测方法 72
8.5.1 小气候观测 72
8.5.2 水土环境观测 73
8.5.3 农林气象灾害 75
8.5.4 陆—气通量观测 76
8.5.5 农林植被特征观测 77
8.6 海洋气象指标观测方法 82
8.6.1 海滨气象观测 82
8.6.2 浮标和潜标站海洋气象观测 83
8.6.3 调查船海洋气象观测 84
8.7 大气污染指标观测方法 88
8.7.1 常规气象要素观测 88
8.7.2 辐射观测 88
8.7.3 反应性气体观测 89
8.7.4 气溶胶观测 92
8.7.5 污染物及气溶胶遥感特征观测 94
9 质量控制 96
9.1 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 96
9.1.1 观测场地维护 96
9.1.2 设备运维 96
9.1.3 室内分析 97
9.2 观测数据 97
9.2.1 数据质量控制 97
9.2.2 数据存储 97
10 数据汇交与共享 98
10.1 数据汇交 98
10.2 数据共享 98
11 保障措施 99
11.1 人员保障 99
11.2 技术保障 99
主要参考文献 100
附表 101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ISBN | 9787030829726 |
条码 | 9787030829726 |
编者 | 姚檀栋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96 |
字数 | 452000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