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对分课堂在工科专业中的应用:以建筑类学科为例

编号:
wx1203870345
销售价:
¥81.34
(市场价: ¥98.00)
赠送积分:
81
数量:
   
商品介绍

“对分课堂”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并以讨论的方式进行交互式学习。本书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对分课堂、新工科及建筑类学科教与学的科学基底,分别以建筑类学科典型的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实践课的对分课堂教学设计为案例,分享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用。书中还配套了大量对分课堂教案,以期为建筑类专业教学提供参考,为工科类专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本书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法在建筑类专业中的实践与研究,共分3个层次8章。第1层次为总论,涵盖第1、2章,分别阐述对分课堂的内涵及操作要点,探讨工科专业教学特点与现状,引出对分课堂在工科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层次聚焦对分课堂在建筑类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涵盖第3~6章,从建筑学教育与对分课堂的关联、理论课、理论实践结合课、实践课等多方面展开,分享实践案例及应用经验。第3层次为总结,涵盖第7、8章,探讨对分课堂在工科专业中的应用策略,分享实践心得并展望未来。附录收录了教师的学习心得与教案节选。

谭征,女,南阳理工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和数字化建筑;负责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教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一流课程和高校精品在线课程负责人;出版专著3部,教材5部;主持参与省级项目20余项,*发明专利10项;主持建筑实践项目20余项;曾获“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管理人才” “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教学一等奖”“南阳理工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南阳市巾帼建功标兵”“南阳理工学院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

第1章 对分课堂概述 ……………………………………………………………… 11.1 对分课堂的特征 …………………………………………………………… 11.1.1 走向渐进式的自我教育 ……………………………………………… 11.1.2 对分课堂的基本内涵 ………………………………………………… 21.1.3 对分课堂的基本模式 ………………………………………………… 31.2 对分课堂的运用 …………………………………………………………… 41.2.1 课堂讲授———精讲留白 ……………………………………………… 41.2.2 内化吸收———独学 …………………………………………………… 51.2.3 满足学习个性化需求———讨论 ……………………………………… 51.2.4 答疑交流———对话 …………………………………………………… 51.3 对分课堂在高等教育中引起的变革 ……………………………………… 61.3.1 教师层面:角色重塑与能力进阶 ……………………………………… 71.3.2 学生层面:从被动到主动的蜕变 ……………………………………… 81.3.3 教学生态:系统性的优化重构 ………………………………………… 81.3.4 对分课堂的实践挑战与应对策略 …………………………………… 91.4 对分课堂“让”的智慧 ……………………………………………………… 101.4.1 让渡时间:自主学习的孵化 ………………………………………… 101.4.2 让位主体:学生成长的赋能 ………………………………………… 101.4.3 让与引导:教师的平衡艺术 ………………………………………… 101.4.4 让出评价:多元激励的催生 ………………………………………… 111.5 总结 ………………………………………………………………………… 111.5.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脑科学基础 …………………………………… 111.5.2 对分课堂能够调和目前课堂教学的多种矛盾 ……………………… 111.5.3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优点与特色 ……………………………………… 121.5.4 对分课堂存在的疑问和理解与操作的误区 ………………………… 13第2章 工科专业教学特点及现状 ……………………………………………… 162.1 工科专业教学的特点 ……………………………………………………… 162.1.1 实践性强 ……………………………………………………………… 162.1.2 综合性强 ……………………………………………………………… 182.1.3 创新性强 ……………………………………………………………… 202.1.4 工程伦理意识 ………………………………………………………… 222.2 我国工科专业教学的现状 ………………………………………………… 242.2.1 发展成就 ……………………………………………………………… 252.2.2 存在的问题 …………………………………………………………… 272.2.3 发展趋势 ……………………………………………………………… 292.2.4 案例分析 ……………………………………………………………… 302.2.5 结语 …………………………………………………………………… 322.3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工科专业教学实践 ……………………………… 332.3.1 对分课堂模式的优势 ………………………………………………… 332.3.2 工科专业教学引入对分课堂模式的挑战 …………………………… 352.3.3 对分课堂模式在工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362.4 本章小结 …………………………………………………………………… 382.4.1 工科专业教学的特点和现状 ………………………………………… 382.4.2 工科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 …………………………………………… 392.4.3 对分课堂模式在工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39第3章 建筑学教育与对分课堂 ………………………………………………… 403.1 建筑行业对教育的需求 …………………………………………………… 403.1.1 建筑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 403.1.2 行业对建筑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养的要求 ……………………… 413.2 建筑学教育的特点 ………………………………………………………… 423.2.1 知识体系的复杂性 …………………………………………………… 423.2.2 实践技能的重要性 …………………………………………………… 423.2.3 创新思维的培养 ……………………………………………………… 433.2.4 团队协作的要求 ……………………………………………………… 433.3 建筑学教育课程体系内容 ………………………………………………… 443.3.1 基础课程设置 ………………………………………………………… 443.3.2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 453.3.3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 463.4 传统教学方式评析 ………………………………………………………… 473.4.1 传统教学方法 ………………………………………………………… 473.4.2 传统教学方法局限性 ………………………………………………… 483.4.3 传统教学方法优化 …………………………………………………… 493.5 对分教学模式对建筑学教育的适宜性分析 ……………………………… 503.5.1 知识传授与内化吸收契合 …………………………………………… 513.5.2 实践能力培养 ………………………………………………………… 533.5.3 创新思维激发 ………………………………………………………… 543.5.4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 553.6 对分模式在建筑类专业中的应用实践 …………………………………… 593.6.1 浙江理工大学应用实践 ……………………………………………… 593.6.2 南华大学应用实践 …………………………………………………… 603.6.3 江苏海洋大学应用实践 ……………………………………………… 613.7 本章小结 …………………………………………………………………… 62第4章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理论课程中的应用实践———以“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为例 …………………………… 644.1 课程概况 …………………………………………………………………… 644.1.1 课程分析 ……………………………………………………………… 644.1.2 课程内容及授课特点 ………………………………………………… 654.1.3 存在问题 ……………………………………………………………… 654.2 学情分析 …………………………………………………………………… 664.2.1 认知有限,力有不逮 ………………………………………………… 664.2.2 重视度不足,缺乏深入思考 ………………………………………… 664.2.3 具备一般基础,但整体体系不足 …………………………………… 664.3 教学目标与策略 …………………………………………………………… 674.3.1 教学目标 ……………………………………………………………… 674.3.2 教学策略 ……………………………………………………………… 674.4 对分课堂的总体思路 ……………………………………………………… 694.5 对分教学实践应用 ………………………………………………………… 704.5.1 课程实践 ……………………………………………………………… 704.5.2 课程实施效果 ……………………………………………………… 1274.6 对分课堂在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总结 …………………………………… 1284.6.1 教学内容筛选,把握精讲重点 ……………………………………… 1284.6.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1294.6.3 转变教师角色,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1294.6.4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30第5章 对分课堂在理论+实践课程中的应用实践———以“高层建筑设计”课程为例 ……………………………………… 1315.1 课程概况 ………………………………………………………………… 1315.1.1 课程基本信息 ……………………………………………………… 1315.1.2 课程阶段分析 ……………………………………………………… 1315.1.3 课程内容 …………………………………………………………… 1325.2 学情分析 ………………………………………………………………… 1375.3 教学目标与策略 ………………………………………………………… 1385.3.1 教学目标 …………………………………………………………… 1385.3.2 教学策略 …………………………………………………………… 1385.4 对分模式的总体教学思路 ……………………………………………… 1405.5 对分设计实践 …………………………………………………………… 1415.5.1 设计前期 …………………………………………………………… 1415.5.2 概念方案 …………………………………………………………… 1525.5.3 初步方案设计 ……………………………………………………… 1805.5.4 方案深化阶段一 …………………………………………………… 2045.5.5 方案深化阶段二 …………………………………………………… 2165.5.6 课程实施效果 ……………………………………………………… 2295.6 对分课堂在理论+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总结 …………………………… 2305.6.1 优化教学设计,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 ……………………………… 2305.6.2 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知识与技能水平 ……………………… 2305.6.3 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 2315.6.4 提升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 231第6章 对分课堂在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以“古建筑测绘实习”课程为例 …………………………………… 2336.1 课程概况 ………………………………………………………………… 2336.2 学情分析 ………………………………………………………………… 2346.2.1 认知基础分析 ……………………………………………………… 2346.2.2 技能储备分析 ……………………………………………………… 2346.2.3 学习行为特征 ……………………………………………………… 2356.2.4 发展障碍诊断 ……………………………………………………… 2356.3 教学目标与策略 ………………………………………………………… 2356.3.1 课程目标与任务 …………………………………………………… 2356.3.2 课程思政建设 ……………………………………………………… 2356.4 对分课堂的总体思路 …………………………………………………… 2386.4.1 教学体系设计 ……………………………………………………… 2386.4.2 教学方法 …………………………………………………………… 2396.4.3 课程评价 …………………………………………………………… 2396.5 对分教学实践应用 ……………………………………………………… 2406.5.1 案例一:准备阶段 …………………………………………………… 2416.5.2 案例二:现场踏勘阶段 ……………………………………………… 246.5.3 案例三:草图阶段 …………………………………………………… 2476.5.4 课程发展计划 ……………………………………………………… 2496.5.5 课程建设举措 ……………………………………………………… 2506.5.6 课程实施效果 ……………………………………………………… 2516.5.7 小结 ………………………………………………………………… 2536.6 对分课堂在实践课程中应用总结 ……………………………………… 2536.6.1 学以致用 …………………………………………………………… 2536.6.2 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 ……………………………………………… 2546.6.3 实践对能力培养的帮助 …………………………………………… 2546.6.4 实践对个人认知形成的作用 ……………………………………… 2556.6.5 对分课堂在实践教学中的特点 …………………………………… 256第7章 对分课堂在工科专业中的应用策略 …………………………………… 2577.1 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对分课堂四元结构 ………………………………… 2577.1.1 讲授:知识灯塔的点亮 ……………………………………………… 2577.1.2 内化吸收:知识种子的扎根 ………………………………………… 2577.1.3 讨论:思维火花的碰撞 ……………………………………………… 2587.1.4 作业:知识巩固与实践的桥梁 ……………………………………… 2587.2 教习者角色的转换:回到事物本身 ……………………………………… 2597.2.1 教师:从知识灌输者到知识引导者 ………………………………… 2597.2.2 学生:从知识被动接受者到主动探索者 …………………………… 2597.2.3 协同共进:回归教育本真 …………………………………………… 2607.3 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与评价策略 ……………………………………… 2617.3.1 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 ……………………………………………… 2617.3.2 以终为始的评价策略 ……………………………………………… 2627.3.3 实践成效与挑战 …………………………………………………… 2627.4 小结 ……………………………………………………………………… 263第8章 实践心得:今后我们如何进行工科教育 ……………………………… 2658.1 当前工科教育现状剖析 ………………………………………………… 2658.1.1 传统工科教育模式的成就与局限 ………………………………… 2658.1.2 新工科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态势 …………………………………… 2668.2 工科教育实践案例深度剖析 …………………………………………… 2668.2.1 北京邮电大学工程想象力教育实践 ……………………………… 2668.2.2 南京师范大学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 …………………………… 2678.2.3 高校工科课程沉浸式教学法应用实例 …………………………… 2678.3 未来工科教育的关键发展方向 ………………………………………… 2688.3.1 工程想象力培养的深入推进 ……………………………………… 2688.3.2 产教融合的持续深化与拓展 ……………………………………… 2688.3.3 教学方法创新的多元探索 ………………………………………… 2688.4 工科教育实践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2698.4.1 面临的挑战 ………………………………………………………… 2698.4.2 应对策略 …………………………………………………………… 2698.5 结论 ……………………………………………………………………… 270附录 A 对分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 271对分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 271仲景故里话对分———观摩张学新教授深入课堂指导心得报告 …………………………… 274对分课堂教研有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277附录 B 对分课堂教案样例 ……………………………………………………… 279B.1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对分课堂教案样例 ……………………………… 279B.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对分课堂教案样例 ……………………………… 281B.3 “乡村规划”对分课堂教案样例 ………………………………………… 285B.4 “画法几何”对分课堂教案样例 ………………………………………… 289B.5 “建筑设计基础Ⅰ”对分课堂教案样例 ………………………………… 291B.6 “城乡规划原理Ⅱ”对分课堂教案样例 ………………………………… 293后记 对分课堂如何让课堂变得不只是老师的独角戏 ………………………… 296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77220826
条码 9787577220826
编者 谭征,余淑君,郭立苹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9-01 00:00:00.0
开本 32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字数
版次 1
印次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