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国殇》
南昌会战,长沙会战,上高会战……场场拉锯战,空前惨烈.家国之殇,民族之魂,这是血肉铸起的历史丰碑!
《国殇 国民党正面战场海军抗战纪实 第7部》
《国殇》首部出版3年,15次重印,持续高居新浪读书排行榜《国殇》第二部重磅推出,新浪、搜狐、凤凰、网易联袂强力推荐《国殇》第三部,强力推出中国空军碧血洒长空的空军战史
《国殇 国民党正面战场空军抗战纪实 第3部》
《国殇》首部出版3年,15次重印,持续高居新浪读书排行榜《国殇》第二部重磅推出,新浪、搜狐、凤凰、网易联袂强力推荐《国殇》第三部,强力推出中国空军碧血洒长空的空军战史
《国殇 抗战时期的外交风云 第9部》
首都披露抗战中贫弱的中国求同情、求援助、求生存的外交细节与真相国家尊严与存亡之间的平衡弱国外交的挣扎与屈辱
《国殇 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大撤退秘录 第6部》
揭秘70多年前,民国政府领导下社会各界撤往西南的真相始末比“敦刻尔克大撤退”规模更大、场景更悲壮
《国殇 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 第4部》
《国殇: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第四部)》编辑推荐:《国殇》系列图书,再版20次!创同类图书销售纪录!第四部谍战篇重磅推出!带你去抗日战争隐形战场,看大忠大奸的殊死搏杀!天涯社区?煮酒论史原名“铁血除奸”!*值得期待的写史才气小生施原*力作!
《国殇 审判日伪战犯纪实 第8部》
《国殇(第8部审判日伪战犯纪实)》由施原著,本书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远东地区的南京、上海和日本东京对日本战犯和本国汉奸进行了审判。 我们或许还感到美中不足,感到遗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给世界各国带来的灾难太深重了,他们的许多罪恶,没有被彻 底清算。还因为许多原因,相当数量的日本战犯,他们本应受到正义的审判,结果却漏网了。有些该从重处罚,结果被轻判了。但,这不是远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审判的过错。应该说,远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和汉奸的审判是正义的,是公正的。审判中受刑处的罪犯个个都是罪有应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大审判为国际社会明确了这样一个观念: 侵略是人类**的罪行,是一切战争罪行的总和与根源。 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 对此,我们没有遗憾!
《国殇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1)》
一头通体创伤的睡狮,在被啮噬欺凌了6年之后,终于一声怒吼,蓦然惊醒。 15个月战略防御大血战,中国军队以血、以肉阻挡着强大的日本侵略军。 是战,是和?政治家、军事家频频亮相,纵横捭阖。 淞沪、忻口、徐州、武汉,几场大会战交织搏杀,空前惨烈。中国军人战死沙场,笑卧九泉: 血色的天空,血色的大地,血色的江水,敛住了日军“太阳”的血光。 国民党高级将领齐登场,孰优孰劣战场上见。佟麟阁、赵登禹、郝梦龄、王铭章……鲜血浸透 将军服,成功成仁;韩复榘、香翰屏、李服膺……数十名高级将领倒在法场上,落得骂名千载。 一曲曲悲歌、壮歌,读来让人感慨万千、荡气回肠。
《国殇(第10部抗战中的血色交通线)》
《国殇》首部出版3年,15次重印,持续高居新浪读书排行榜《国殇》第二部重磅推出,新浪、搜狐、凤凰、网易联袂强力推荐《国殇》第十部,强力推出抗战正面战场交通战线纪实抗战交通线,我们的生命线!海、陆、空抗战交通线上的生死较量我们对封锁、绞杀毫不畏惧!
《国殇 抗战时期的红十字医疗救护》
“抗战的枪林弹雨中,医疗救护工作如何开展?”“以白求恩为代表的国际主义战士如何实现医疗援助?”一段硝烟战火的艰难岁月,一场义无反顾的医疗救援,一个影响深远的体系建构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与救护人员后裔通力合作以珍贵史料详尽展现抗战时期红十字医疗救护的全景带领读者跨越历史长河,感受中外医务工作者践行的誓言——“今我进入医业,立誓献身人道服务”
《国殇》
由陈冠任著的《国殇(国民党正面抗战纪实 第2部)》记录的是: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中国抗战进入更加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这一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随枣会战、上高会战、鄂西会战……相继展开,形成少见惨烈的拉锯战常德会战,中国守军8000余人,面对3万日军轮番进攻,苦守16昼夜,直到弹尽粮绝,生还不足百人。
会攻南宁的前哨战,经12天激烈争夺,中国军队以3信于敌的伤亡收复昆仑关,见证了南宁会战很残酷的厮杀中国远征军靠前阶段入缅作战,在缅北遭遇惨重伤亡,3个军10万人仅剩下4万残兵这一时期,有名的抗战将领张自忠、戴安澜将军,以及上百万国民党官兵倒在杀敌卫国的战场上。
这一时期直到湘西会战拉开反攻的序幕,中国抗战终于迎来胜利!
家国之殇,民族之魂,这是血肉铸起的历史丰碑。
《国殇》
这本由陈立人著的《国殇(中国远征军缅甸滇西抗战秘录 第5部)》记录的是:整整70年前,为争夺丛林、争夺道路、争夺生存而发起的缅北、滇西抗战,以日军的全军覆灭、中国远征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当时有人说:缅北抗日的胜利是盟军会师东京的先声;从缅北重新打通的靠前通道是直捣东京的胜利之路。
但是,人们是否记得,在缅北和滇西的茫茫丛林里、漫漫公路下,曾经躺下的中国远征军10万余具遗骸;是否知道那场战争的艰困、惨烈和悲壮?
从1942年2月开始的靠前阶段作战,短短5个月,中国远征军投入10万精锐,结果惨败而归,损失战斗人员一半以上。曼德勒大撤退,杜聿明的部队挣扎在尸体横陈的野人山中;戴安澜、胡义宾、齐学启等将军在撤退中殉国;而丛林里的女兵们成为很不幸的一群人……
《国殇 国民党正面战场海军抗战纪实 第7部》
抗战到底,血拼到底,忠勇的海军将士,为国家、为民族,生生不息,前仆后继,惊天地泣鬼神。在正面战场,弱小的海军舰毁人亡,矢尽弓折,,血染江河湖海……在绝望中崛起,从渺小中强大。中国海军从抗战开始的49艘军舰,5万多人,打到抗战胜利只剩下1万多人,十余艘舰艇。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海军,这就是忠勇无畏的海魂!
《国殇 国民党正面战场空军抗战纪实 第3部》
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中国空军搏击蓝天,血染长空,捍卫了国家与民族的尊严。本书依靠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以及来自于台湾国民党空军司令部的档案,且收录了唯 一一位还健在的、身在美国亲身参加过八一四空战的张光明将军的文章,本书的作者还采访了部分国民党空军的遗属、后代,此外,对支援抗战的前 苏 联空军志愿队和美国空军志愿队的英勇事迹也有专章叙述。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空军的英勇抗战的全过程,介绍抗日战争中国空军的英勇抗战的史事。
《国殇 抗战时期的外交风云 第9部》
经济落后,工业孱弱,社会制度千疮百孔,军事上被动。如此贫弱的一个国家,要把抗战坚持到胜利,除了用自己的血肉作为屏障抵挡凶残的外敌,还需要外交求援。而外交,是要以国家的实力作为基础和后盾的。 当时的中国有这些实力吗? 说话的腰杆子硬朗吗? 有哪个国家真心实意地愿意帮助中国? 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就是在如此的内外交困中开展的。方明所著的《国殇(第9部抗战时期的外交风云)》首度披露抗战中贫弱的中国,求同情、求援助、求生存的外交细节与真相。
《国殇 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大撤退秘录 第6部》
史料记载撤退宜昌的情景:原本是有10.5万人口的宜昌城已被滚滚而来的难民和源源不断运来的战时物资撑得爆满。这时在宜昌的难民至少有近10万人,其中包括8000名难童惶恐不安地在港口争抢着上船。人们都焦急盼望着能尽快让他们“换载”,而人多船少,很难如愿。为等购船票,往往一等就是半个月或一个月。从城区通惠路到船码头,大街小巷都是人,所有的旅店、客栈、学校都挤满了人,不少人只有露宿街头,栖身屋檐下。而此时天空中还不时有日军的飞机盘旋、轰炸……本书主要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强势的步步紧逼,国民政府及各行各界往大西南转移以备持久战的历史事件。书中有对撤退西南的原因与时机揭秘,有国民党撤往重庆前后的部署与撤退计划制定的内幕,还有工商界、文化界、文物及难民内迁时的经历详情。
《国殇 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 第4部》
《国殇: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第四部)》内容包括:这是一段沉重的历史。带着一股血腥味,阅读此书请为自己准备好一副铁石心肠。在二战期间,中国遭受了侵略战争,中国的法律遭受践踏,国家正义无法得到保证。数百万日本侵略军冲进中国的大地,侵略者把战争强加在中国人头上,把种族屠杀的法西斯暴政强加于中国人头上。中国人要么用战争维护自身尊严,要么接受暴政﹑接受灭亡﹑甘当亡国奴的生死选择。绝大多数中国人选择了反抗。除了投身炮火连天的战场外,有一部分人(主要是国民党军统和中统的特工人员)选择了献身于铲除侵华战争祸根的行动,对日本战犯和卖国的汉奸进行惩处,对极个别对中华民族危害极大者予以“定点清除”。他们希望通过清除祸根,而减少双方战场的牺牲﹑平民的损失。这种需要极大勇气和甘冒极大牺牲的行动,他们自称为“铁血锄奸”。铁血锄奸是在战争的状态下,采用公认的“自然法”维护正义的行动。这不是恐怖,恰恰相反,是希望通过付出*小的代价达到消灭暴政,消灭恐怖的目的。这就是正义。当然,这场人性之间的搏斗非常血腥惨烈,极其错综复杂,其结果也*扑朔迷离,至今还留下许许多多令人不解的谜案。《国殇: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第四部)》集中叙述主要发生于1938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的一些史实,其中多数事件发生在上海。
《国殇 审判日伪战犯纪实 第8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远东地区的南京、上海和日本东京对日本战犯和本国汉奸进行了审判。我们或许还感到美中不足,感到遗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给世界各国带来的灾难太深重了,他们的许多罪恶,没有被彻 底清算。还因为许多原因,相当数量的日本战犯,他们本应受到正义的审判,结果却漏网了。有些该从重处罚,结果被轻判了。但,这不是远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审判的过错。应该说,远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和汉奸的审判是正义的,是公正的。审判中受刑处的罪犯个个都是罪有应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大审判为国际社会明确了这样一个观念:侵略是人类第一的罪行,是一切战争罪行的总和与根源。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对此,我们没有遗憾!本书以纪实笔法,全面展示了以上这一段历史。
《国殇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1)》
一头通体创伤的睡狮,在被啮噬欺凌了6年之后,终于一声怒吼,蓦然惊醒。
15个月战略防御大血战,中国军队以血、以肉阻挡着强大的日本侵略军。
是战,是和?政治家、军事家频频亮相,纵横捭阖。
淞沪、忻口、徐州、武汉,几场大会战交织搏杀,空前惨烈。中国军人战死沙场,笑卧九泉:血色的天空,血色的大地,血色的江水,敛住了日军“太阳”的血光。
国民党高级将领齐登场,孰优孰劣战场上见。佟麟阁、赵登禹、郝梦龄、王铭章……鲜血浸透将军服,成功成仁;韩复榘、香翰屏、李服膺……数十名高级将领倒在法场上,落得骂名千载。
一曲曲悲歌、壮歌,读来让人感慨万千、荡气回肠。
《国殇(第10部抗战中的血色交通线)》
抗战期间,日军一方面命令陆军沿华北的几条主要交通线发动疯狂进攻,另一方面派出海军对中国沿海交通线进行封锁,妄图切断中国与外界联系的国际交通线。切断了国际交通线,就等于切断了抗战的生命线!于是,中日两国在陆、海、空多个战场,围绕抗战交通线展开了一场场决定国家命运的生死决斗! 抗战18次重大会战无不围绕对交通线的争夺。为确保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的畅通,数十万远征军将士血洒异域。 中国首部全景展现抗战交通线战场的纪实著作。
《国殇 抗战时期的红十字医疗救护》
本书为团结出版社系列书籍《国殇》之第十一部,是一部有关抗战时期红十字医疗救护工作的纪实作品。全书聚焦以新加坡籍爱国华侨,时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副院长林可胜为代表的中外医务工作者群体,记录了全体医护在艰苦的战争时期,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在贵阳图云关实施医疗救援,完成人员培训、物资募集等工作的全过程,并配有百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本书全面介绍并高度赞扬以林可胜为代表的中外医务工作者群体,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可歌可泣的“图云关精神”,具有极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国殇 川军出川》
《国殇:川军出川》由王晓华著
《国殇》
陈冠任,中国现代史、民国史学者,著名畅销书作家,著有《蒋介石玩权术》、《国民党十大王 牌军》、《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荣氏父子》《四代父子五代人的光荣与梦想》等作品。
《国殇》
陈立人,广东省雷州市唐家镇后步村人。1950年12月出生,1972年入伍,原任解放军画报社副社长兼不错编辑。大校军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在部队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同时进行文学创作。1988年发表靠前部长篇纪实文学著作《中正剑之梦》得到广泛好评,并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图书奖,为文学界瞩目,并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很好畅销书。此后,相继发表纪实文学著作《孤独八百壮士》《冯玉祥》《重整金瓯》《行行止止》《高天厚土》等,共约2O0余万字。
《国殇 国民党正面战场海军抗战纪实 第7部》
王晓华,民国史专家,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民国史专题节目策划人、访谈嘉宾,社会与法主讲人。曾在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工作,现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出版有《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空军抗战纪实》《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海军抗战纪实》《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等民国史方面的著作六十余部。
《国殇 抗战时期的外交风云 第9部》
方明,男,湖北黄冈人,生于黑龙江,长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附中。198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现任湖北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除工作中的编辑业务外,近年有《武汉旧日风情》、《武汉掌故集萃》、《我们的家园湖北》、《中国近代史话》、《百年通俗演义——艰难探索》、《壮怀激越古荆州》、《湖北雀情概览》、《中国海空军抗战纪实》、《黄埔将领恩怨录》、《殊战——抗战时期军统的秘密行动》等十余部著述出版,并发表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等共约三百余万字。
《国殇 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大撤退秘录 第6部》
方明,祖籍湖北黄冈。生于黑龙江,少年在北京度过。196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附中。下过乡,当过工人。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湖北大学历史系。现任湖北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历年除工作中份内的编辑出版业务以外,有《武汉旧日风情》、《武汉掌故集粹》、《中国近代史话》、《壮怀激越古荆州》、《百年通俗演义──艰难探索》、《荆楚星》、《湖北省情概览》、《中国海空军抗战纪实》、《黄埔将领恩怨录》、《殊战──抗战时期军统的秘密行动》、《国殇(六)──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大撤退秘录》、《国殇(九)──抗战时期的外交风云》等十余部著述出版问世。并发表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数十篇,共计约四百余万字。
《国殇 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 第4部》
施原,大学理工科教育背景。上海土著。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版块资深写手。已出版《国殇(第四部)——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
《国殇 审判日伪战犯纪实 第8部》
施原,大学理工科教育背景。上海土著。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版块资深写手。已出版《国殇(第四部)——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
《国殇(第10部抗战中的血色交通线)》
李戈瑞,湖南湘潭人,军事历史学博士,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干事,现为某部军事历史研究人员。曾参与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重点课题和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在《解放军报》《军事历史》《外国军事学术》《武警学术》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担任大型文献电视片《忠诚》《选择》的撰稿和编导。
《国殇 抗战时期的红十字医疗救护》
李性刚,男,蒙古族,1949年1月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遵义市、(遵义)红花岗区等有关政府部门担任办事员、科员、主任科员,2009年退休。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撰写或编制多篇经济类应用文;另正式出版有长篇纪实游记姊妹篇《古道悠悠——中国西部古道游》和《古道悠悠——中国丝绸古道游》以及《我的美国西部游》,长篇小说《家之梦》等文学类作品共约250万字。
《国殇》
《国殇》
《国殇 国民党正面战场海军抗战纪实 第7部》
《国殇 国民党正面战场空军抗战纪实 第3部》
《国殇 抗战时期的外交风云 第9部》
《国殇 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大撤退秘录 第6部》
《国殇 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 第4部》
《国殇 审判日伪战犯纪实 第8部》
《国殇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1)》
《国殇(第10部抗战中的血色交通线)》
《国殇 抗战时期的红十字医疗救护》
《国殇 川军出川》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国殇 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大撤退秘录 第6部》
第一章 日本军队步步紧逼 纵观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几乎所有参战国都没有组织过大规模的居民、工厂、学校的疏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最重的苏联是在受到纳粹德国突然袭击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的,而且在四个多月的时间内,德军就推进到了莫斯科城下,所以根本就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撤离。至于说到其他参战国,也包括挑起战火的德国本身,就更谈不上非战斗人员的大规模有序疏散了,参战国的民众只能选择在战火中煎熬。 对于人类来说,任何一场战争都是灾难! 抗日战争时期,疏散流亡到大后方的近千万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悲凉凄惨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难忘的,每个故事都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但我们不可能去逐个讲述这么多人的经历,于是就只能从宏观上、从大局上去描述这个悲壮的画卷。 大流亡、大撤离的起因是战争,因此,我们不得不从战争来开始我们的讲述,而抗日战争最初的激战是始于上海的。 1.大撤退前的激战 全面抗日战争始于华北的卢沟桥,但那场战斗的规模和激烈程度无法与上海的淞沪会战相比。 淞沪会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在最狭小的地域上、集中了最多最精锐的部队,展开的最为激烈、最为血腥的一场战役!就是这场战役,导致了中国的大撤退、大疏散的高潮。 1937年8月13日,日军以黄浦江中的军舰为基地,炮击中国也是当时亚洲最 大最繁华的城市上海的闸北。这个战略动作既在国民政府的预料之中,也在预料之外,因为它来得似乎太突然了,可以说,中国军队的反击是十分仓促的。 尽管在次日,国民政府就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绝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但当时的上海驻军却只有以张治中为总司令的第九集团军。 翻开历史,令人略感惊讶的是,日本当时并没有把上海作为一个主要的战略突破点。 日军参谋本部的参谋次长石原莞尔战前制定的《国防国策大纲》,提出的假想敌顺序依次是美、苏。但首先,对苏联已经放弃了进攻,遵循着以武力为后盾与苏联谈判,不与其交恶的原则。对美国则是“努力与其保持亲善关系”,因为石原知道,满洲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可是缺少更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和橡胶,这些物资都在美国人和英国人手里.所以日本不想和英美翻脸。石原认为,英美会默认“满洲国”的存在,因为有一个日本人控制的满洲,阻隔在苏联和中国内地之间,正好为英美消除了苏联的“共产主义南下”的忧虑。 对华战略则是“做好稳固日满和北支(华北),完成进行持久战准备的基础工作”,石原不赞成扩大战争。他主张挑动在西北的共产党和国民党内战,同时建设“满洲国”,巩固华北,再逐步向南洋渗透,得到马来西亚的橡胶和文莱的石油后再挤走英国人,争取把手伸到“东印”(荷属殖民地东印度群岛。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确保石油供应,在这以后再和美国进行“最终的战争”。 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日本的计划中还有海陆军联合攻占中国腹地重镇武汉的计划,但在石原的这个计划中,鉴于中国政府的实力已经有所加强,日本便放弃了一旦开战就攻占武汉的计划,因为这是当时日本的国力所难以承担的。 日本在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并侵占平津后,为减轻华北作战部队的压力,计划对上海发动进攻。但这一进攻仅仅是威慑性和试探性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只是想通过进攻对国民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其坐到谈判桌前来。 但由于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原本也力主不扩大争端的日本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大怒,极力主张向中国华东派兵,并下令日本海军航空兵进行轰炸。在8月14日晚上的内阁会议上米内叫嚣:“事态不扩大主义已经死亡了!我们要打到南京去!” 日本陆军总参谋部采纳了他的意见,并立即向上海派遣了两个师团,同时召回了已退役的攻坚战专家松井石根大将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觉得,要进一步扩大战争,目前在中国华东的部队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向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和陆军大臣杉山元表示,如果再给他5个师团,他就一定能打到南京去。 8月14日,日军开始大规模进攻,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15日,松井石根大将率领两个师团的兵力紧急开往上海。随之,看上去温文尔雅.实质上却是铁骨铮铮的张治中也对日军发起全线反击,出动空军轰炸了驻在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P1-3
《国殇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1)》
第一章 暗夜沉沉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离娄上》
柳条湖, 日本人动手了
公元1931年9月18日夜,一轮弯月高挂清澈的夜空,点点疏星无力地眨着眼睛,俯视着广袤的东北大地。白山、黑水、一望无际的高粱地,像往常一洋,静静地躺在东北大平原的怀抱中,似乎根本没有觉察到身边将要发生的事情。
奉天(今沈阳)城外七八里处的东北军兵营――北大营,此时已被浓浓的夜幕所笼罩。蛙虫的低鸣声催得北大营中7旅万余名官兵渐渐进入了梦乡,只有零星的几个哨兵,抱着枪站在四门的哨卡上,疲倦地抵御着困意的袭扰。然而此刻,几百双充满敌意的眼睛,从四面八方紧紧地盯在了这些沉沉入睡的官兵身上。这眼光,闪现着恶虎跳跃扑击前的焦灼、紧张、兴奋和贪婪。
北大营西南侧七八百米处的柳条湖村附近,八九个人影在夜色中晃动着,其中有人叽里咕噜地用日本话说道:
“河本长官,怎么就这么点儿zha药?多放些保证能让这段铁路飞上天。”
“闭嘴,笨蛋,你懂什么?!”
数月前刚调任柳条湖分遣队长的河本末守中尉低低地呵斥了一声。这位关东军中精通爆破技术的年轻中尉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些守备队的军士,“一群从不知动脑的笨蛋。”河本心里嘀咕着,懒得再搭理身边的这些人,只管自顾自地忙着把一包包骑兵用的、精巧的小黄zha药包,塞进两节路轨接头处。他确信,经他亲手测算的这些zha药足以使这段铁路路轨断开,枕木飞离。此刻,使他有些担心的倒是,即将开来的火车千万不能因这段路轨的炸断而发生颠覆。他心里清楚,这铁路可是大日本帝国在满洲的重要交通线,一旦发生火车倾覆,将会给以后的行动带来许多麻烦。为此,他的顶头上司今田大尉不止一次向他交代过,而他也认为这是他显示爆破技术的一次良机。
“一定要干好啊!”一声轻吟从河本心底涌出。他颤着手点燃了导火索,几条黑影迅速闪向了路边。“轰!”一声巨响,火光飞舞着划破了黑沉沉的旷野,炸断的路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而去。此时,时针指向9月18日夜间10时20分。几分钟后。一列由长春开往奉天的火车在断口处颠了几颠,左右一阵摇晃.却奇迹般地冲了过去。
精明的河本轻松地吁了一口长气,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细小的眼睛更紧地眯在了一起。
“撤,快撤!混蛋,往哪儿跑?!向北,回分队!”
“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几乎与此同时,这一消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传遍了正在参加夜间“演习”的日军。顷刻间,这些满脑子“大日本皇军至高无上”的狂躁的日本兵士陷入一股疯狂的复仇气氛中。本来,“万宝山事件”和“中村大尉被‘侮杀’”的事儿已令这些满是帝国优越感的士兵们眼红脑热、躁动不宁。眼下的消息,不啻将一把熊熊烈火投入堆堆枯柴之中,立时引来一阵狂躁、喧嚣。
“不能让‘支那’人如此猖狂!”
“大日本皇军可杀不可辱!”
“打进奉天城!荡平北大营!”
“摧垮‘支那’军队!”
奉天城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的一间作战室内,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此刻内心极 度紧张。这位日后闻名中国和太平洋战场的日本军国主义鹰犬,对此次行动的成败毫无把握。板垣,虽说已从军三十多年,经历过日本士官学校、陆军大学的严格培养,更接受过日俄战争炮火连天的实战考验,但像今天这样处在一个最 高指挥官的位置上,来策划一场可能震惊世界的行动,他不能不感到有些底气不足。更何况这次行动完全是一种“下克上”式的先斩后奏,而中国军队又处在绝对优势的地位.一旦起来还击,那可如何收场。他实际上是在冒一场胜算很小的大险。一股难以驱散的阴影笼罩在板垣的心头。但他作为一名军人,一个受过日本武士道精神熏陶的中年官佐,有着自己仕途上的追求和使日本帝国布威于天下的使命感。想到自己多年来苦心追求的“满蒙战略”,想到日本军魂可能将由自己来进一步光大.心中竞涌起一股“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豪迈之感。
“人生之途,当全力以赴”.他又想起了自己的这则座右铭
“丁零零……”桌上的电话猝然响起,把一屋人的目光都引了过去。
板垣急步走到桌边,接过电话,一个急促而兴奋的声音使他的精神为之一振,“大佐阁下,柳条湖计划已顺利完成。各部队状态良好,等待您的命令。”
出师顺利,好兆头啊!一阵喜悦的冲动从板垣心头泛起。放下电话,他转向众人,表情又恢复了往日的凝重,但声音中却有种掩饰不住的激动:“各位,一切顺利.按计划行动吧!”
一道道攻击令随着电波的飞荡,传向沈阳四周的日军中:
关东军独立守备第2大队即刻攻击北大营。
第5大队从北面攻击北大营。
步兵第29联队攻占奉天城。
“轰,轰!”两门280毫米的巨型榴炮在惊天动地的巨响声中,将炮弹送向北大营。北大营立刻震颤不已,火光冲天。几百名红了眼的日本兵弹上膛、枪上刺.像开了闸的洪水,呼啸着冲向北大营。
隆隆的枪炮声划破了北大营,划破了奉天城宁静的夜空。P1-3
《国殇(第10部抗战中的血色交通线)》
李文田连声答应。 张自忠接着问保安总队长宁殿武说:“最近日军频繁调兵来津,但兵力却好似去无踪影。宁队长,你可有这方面的确切消息?” 宁殿武起身说道:“经我方情报人员提供的情报,近日来,大批日军从塘沽登陆后换乘汽车去兵营。实际上,狡猾的日本人是在用疑兵之计。他们每天白天大摇大摆地从塘沽乘汽车沿马路而来,故意让沿途中国人看到,以起到对中国人的威慑作用。到了夜里,这些日军又换便衣携带军装再乘火车回到塘沽。待第二天再次换上军装乘汽车来到海光寺。如此一来,不知虚实的百姓便以为日军在不断增兵,对日军的肆意妄为更是敢怒不敢言。” 张自忠连连感叹:日本人实在太过阴险。看样子,我们还须小心提防,中日之间迟早得有一战1 1937年6月以来,日本侵华的步伐明显加快。 天津海光寺内比以往显得更加繁忙,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大将频频来到华北驻屯军兵营,与田代皖一郎召开军事会议,意图加紧策划扩大侵华战争。 6月28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朝鲜总督府、华北驻屯军司令部、满洲铁路局、海军中央部等军界重要人物,齐聚大连共商与中国开战事宜。 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在会上说,从1933年春季以来,我军攻略热河、进击关内,及《塘沽协定》等一系列事件,使中国各地的抗日运动再次兴起和激化。 田代皖一郎说:“在华北,这两年中国军队连续挑起了反满抗日事件,尤其自1935年秋以来,由于华北分治工作的进展,连中方签过字的《中日华北经济提携协定》,其中修津石铁路的项目也遭到中国方面的拖延与反对。现在不仅华北,甚至华中和华南抗日运动也日趋激化,两国邦交呈现紧张局面。” 植田谦吉甚至在会议上赤裸裸地叫嚣说:“如果形势继续恶化,一旦与中国开战,日军在三个月内就可以解决中国。” 日本海军虽然与陆军一直矛盾不断,但在对华开战问题上却不甘其后。海军中央部向下村司令官说: “海军中央部为防华北事态恶化,对各舰队、航空队等正在进行严格训练。目前已把飞机用燃料急速集中到佐世保。且将第13驱逐队分配在大沽和天津,只等华北战事开始。” 日本军界已全面做好与中国开战后增兵的准备。 6月30日,日本贵族院议长、公爵近卫文磨组阁。最初时,日本的文职领导人并不想占领中国,只想从根本上掌控中国。因为他们害怕一旦与中国开战,可能会陷人中国的泥沼中无法脱身。但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却迫不及待地想在中国的大地的肆意驰骋。毕竟,从1895年以来,日本在各个战场上都攻无不克,扩张势头大有不可阻挡的态势。 三天后,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建议:从准备对苏作战考虑,必须立即给中国政府以打击。他认为日本进攻中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只需要再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即可。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如同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以一个日本兵失踪为由,向宛平城发起进攻,惊天动地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了。日军参谋本部凭此确认,全面占领中国的良机已经到来。 随后,日本开始转入举国战时体制,曰军参谋本部分别向关东军和驻朝鲜日军下达命令:向中国华北开进,在两个月内消灭29军,再用三四个月消灭国民政府。同时,日本裕仁天皇钦命香月清司中将接替患病的田代皖一郎,为新的中国驻屯军司令官。7月12日,香月清司抵达天津。他到天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集中兵力消灭驻守平津的第29军。 日军像一头饥饿的野兽,悄悄地蛰伏在乎津地区伺机待发,而宋哲元所率领的29军却仍在“战”与“和”之间犹豫不决。西北军出身的宋哲元依然幻想着能向往常一样,在日本人和国民党政府之间继续游走,保住冀察平津这块得来不易的地盘。 7月28日,天津的天空一片阴霾,空气沉闷炎热,海河水喧嚣着汩汩涌向渤海,一切都显得那样躁动不安。一清早,第29军独立第26旅旅长李致远便急匆匆冲到第38师副师长李文田的家中。 P4-5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ISBN | 9787523412954 |
条码 | 9787523412954 |
编者 | 王晓华 著等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7-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20 |
字数 | 385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