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是对唐后期河朔军镇的胡汉军士从外来者转变为本地人过程的专门性研究。他们长期驻守当地,逐渐与驻地形成密切关系并融为一体,在因应朝廷与节度使的博弈过程中亦反过来施展自己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晚唐政治与社会发展的走向。考察其进程,不啻能够深入认识唐宋北方政治与社会交接的具体情形,更在于通过他们的转折磨砺揭示区域性、阶层性、职业化这些特质如何日益凸显并成为了解此一阶段社会的重要面相及与之前士族社会之差异的特点所在。通过具体情形的揭示勾画北方社会长时段的衍变及特征,是本书的宏阔性观照。
李鸿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中古胡汉(民族)关系史及长城学等领域的研究。曾发表专业论文190余篇,出版的学术专著有《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隋唐五代诸问题研究》、《唐朝的北方边地与民族问题》、《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和《疆域·权力·人群:隋唐史诸题专论》等。
绪论/1第一章 河朔是什么?——作为地缘政治的区位特征/15 第一节 “河朔”为什么引起关注/15 第二节 河朔的政治地缘特征/18 第三节 河朔如何进入唐朝的管辖之内/32 第四节 唐朝结构中的河朔区位/36 第五节 河朔背后潜藏的权力格局的转型/44第二章 军镇员属本土化的幽州镇/57 第一节 什么是“本土化”/58 第二节 幽州镇的“本土化”现象/63 第三节 幽州“本土化”的环境与社会依凭/93 第四节 幽州的疏离与命运的转向/108第三章 军镇员属本土化的成德镇/117 第一节 节镇高层与成德之关联/117 第二节 成德镇高层是否本地化/127 第三节 本土化与胡系认同的消解/131 第四节 成德镇军士的在地化/141第四章 军镇员属本土化的魏博镇/156 第一节 魏博节帅家族的本地化现象/156 第二节 魏博将士的本地化现象/170结语/182附录一 唐后期军镇员属“地著化”问题探索 ——以河北宣化纪年墓志为中心/194附录二 墓志映印下的唐朝河北粟特人“地著化”问题 ——以唐米文辩墓志为核心/214附录三 旧作新读:查尔斯?彼得森《安史乱后河北诸镇的自治》书后/240参考文献/266后记/294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 | 9787522852669 |
条码 | 9787522852669 |
编者 | 李鸿宾 著 无 编 无 译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295 |
字数 | 269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