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中国古代诗人在言志、情性、性灵这样几种基本诗歌本体观念的启发与引导下,展开了漫长的诗道探索历史。
本书阐述从先秦到明清的中国古代诗道论及其发展历史,认为中国古代诗学由经典诗学与文人诗学两部分构成。文人诗学是文人在具体的诗史中实践经典诗学的历史。经典诗学发生于古代政教体系中,但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诗歌艺术的规律。言志是经典诗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后来文人诗歌创作的基本崇尚。从文人诗歌史的具体实践来看,中国古代抒情诗学的轴心在“吟咏情性”之说,其成就则主要体现在“变风”“变雅”的创作上。中国古代在艺术上有独特追求的诗人,总是在自觉的诗歌本体观念下展开其创作实践的。中国古代诗人在言志、情性、性灵这样几种基本诗歌本体观念的启发与引导下,展开了漫长的诗道探索历史。诗歌史即诗学史,中国古代诗学发展的基本形态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古代文体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古典学平台负责人。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古代诗歌史及其相关文化背景的研究。出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汉魏乐府艺术研究》《陶渊明传》《陶渊明经纬》等专著十余种,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引论:经典文论的三个基本体系及其在后世的流变
一、经典乐论
二、经典诗论
三、经典“文”论
第一章中国早期诗学的性质、分野及与西方早期诗学的比较
一、早期诗学与文人诗学
二、早期诗学的几种类型
三、作为作者自叙型开端的《诗经》《楚辞》的诗论
四、早期诗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与西方诗学的比较
五、“乐”作为中西印诗学的共同概念与其不同的展开途径
六、中西早期诗学在学术形态上的同异
第二章早期诗学的发展进程:从王官诗学、行人诗学到诸子诗学
一、王官诗学
二、行人诗学
三、诸子诗学
第三章先秦“诗言志”说的绵延及其不同层面的含义
一、“虞庭言乐”与第一个诗歌本体论的产生
二、春秋行人赋诗言志说诠解
三、诸子各家对言志说的各自发展
四、言志与“六义”
五、经典序列中的“诗言志”
六、《礼记乐记》与《毛诗大序》对“诗言志”的总结与发展
……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301366042 |
条码 | 9787301366042 |
编者 | 钱志熙 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375 |
字数 | 339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纯质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