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立足于作者深耕建设工程法律实务多年的经验沃土,以《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指导案例、公报案例和典型判例,体系化梳理并深度剖析实务中常见的法律要点与实践难点,如合同效力认定、工期延误责任、工程质量纠纷、工程价款结算、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认定等。本书适合建设工程领域的法律从业者(如法官、律师、公司法务)、企业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等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作为高校工程管理、法学相关专业的辅助教材。期望本书成为建工法律人手边常备的“专业工具包”,在错综复杂的建工法律“施工现场”,助力读者高效识别风险点、精确锚定请求权基础、有力构建攻防体系,最终在充满挑战的纠纷解决过程中,为当事人争取最优法律效果,亦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贡献法律专业力量的理性之光。
何根平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全国权益合伙人。毕业于天津大学法学专业,曾先后担任多家上市公司法务负责人,具有丰富的公司法律事务管理经验;具有多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业经验,承办过大量民商事纠纷、仲裁案件,诉讼、仲裁经验丰富,累计代理各类纠纷案件数千起。主办案件及项目荣获第二届金线奖“金线司法案例奖—房地产与建工类”、第五届金线奖“非诉影响力提名奖”;个人荣获2018年度“CACC中国优秀法务评选”全国优秀总法律顾问十强、“名律堂|中国法律先锋榜”大客户推荐律师之民企法总睿选律师15强。全国工商联民营经济促进法宣讲团成员、第四届朝阳区律师协会诉讼业务研究会委员、中国报关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普洱、柳州、鹰潭、承德、衡水、自贡等地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目 录第一章 概述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性质与特征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承揽合同的法律性质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征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特点 (一)法律关系复杂 (二)专业性强 (三)履约不规范及证据缺失 (四)案件审理周期长 (五)新形势下执行难度加剧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诉讼主体 (一)发包人 (二)承包人 (三)被挂靠人 (四)转包人与违法分包人 (五)挂靠人 (六)实际施工人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管辖 (一)管辖基本原则——专属管辖 (二)级别管辖 (三)仲裁管辖 (四)代位权管辖 (五)补充协议中约定变更争议解决方式的条款是否有效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高频争议焦点 (一)合同效力争议 (二)工期争议 (三)工程质量争议 (四)结算争议 (五)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第二章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一、概述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常见情形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全部无效的情形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部分无效的情形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一)合同无效后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是折价补偿 (二)合同无效后可参照的合同关于工程款价款约定的范围 (三)合同无效承包人应承担的质量责任 (四)合同无效的赔偿责任属于缔约过失责任 (五)合同无效时发承包双方可主张损失赔偿的范围四、“黑白合同”的效力认定 (一)“黑白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二)“白合同”的法律效力认定 (三)“黑合同”的法律效力认定 (四)特殊情形下的效力认定 (五)“黑白合同”的法律后果五、工程签证单的效力如何认定 (一)工程签证单的概念 (二)工程签证单的类型及效力六、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的理论和司法实务解析 (一)“背靠背”条款的概述 (二)“背靠背”条款的效力解析 (三)“背靠背”条款的性质认定 (四)“背靠背”条款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五)建设工程分包合同中“背靠背”条款的风险防范 (六)结语第三章 建设工程工期纠纷的处理一、概述二、如何确定建设工程的开工日期 (一)开工日期的定义与法律意义 (二)开工日期的认定的法律依据 (三)开工日期存在争议的几种情形三、如何确定建设工程的竣工日期 (一)竣工日期的定义与法律意义 (二)竣工日期的法律依据 (三)竣工日期的认定标准四、承包人可以顺延工期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一)发包人原因引起的工期顺延 (二)第三方原因引起的工期顺延 (三)不可抗力原因引起的工期顺延 (四)政府行为或政策调整导致的工期顺延五、发包人逾期付款,承包人是否可以主张工期顺延 (一)法律依据 (二)构成要件与实务认定 (三)工期顺延流程及举证责任六、工期延误中的关键线路分析方法 (一)关键线路的概念及意义 (二)关键线路的归责原则与举证规则 (三)关键线路的认定规则 (四)结语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当事人是否有权主张工期索赔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对于工期条款的影响 (二)发包人主张工期索赔的依据 (三)承包人主张工期索赔的依据 (四)工期索赔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八、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任意压缩合理工期时工期条款效力如何 (一)建设工程项目为何不能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二)约定工期、合理工期和定额工期的概念 (三)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的认定标准 (四)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导致的合同条款效力问题 (五)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的法律后果九、结语第四章 建设工程质量纠纷的处理一、概述二、发包人能否以工程存在质量缺陷为由要求减少工程价款 (一)工程质量缺陷减价的请求权基础 (二)工程质量缺陷减价的成立要件 (三)工程质量缺陷的减价范围 (四)工程质量缺陷减价的主张方式 (五)工程质量缺陷的风险防范三、如何认定承包人对工程质量缺陷的责任 (一)承包人承担工程质量缺陷责任的法定情形 (二)承包人在不同阶段的质量责任认定四、如何认定发包人对工程质量缺陷的责任 (一)发包人提供的设计有缺陷 (二)发包人选取的建筑材料、构配件或设备不合格 (三)直接指定分包人分包专业工程 (四)指示承包人降低施工标准或变相降低施工标准五、发包人擅自使用建设工程后质量责任如何承担 (一)发包人擅自使用建设工程的法律认定 (二)发包人擅自使用建设工程后承包人是否应承担质量保修责任六、如何认定工程质量缺陷的混合责任 (一)多主体单因素混合责任 (二)多主体多因素混合责任七、缺陷责任期与质量保修期的内涵与区别 (一)概念辨析 (二)缺陷责任期与质量保修期的相同之处 (三)缺陷责任期与质量保修期的不同之处八、结算协议签订后发包人是否有权提出工程质量问题索赔? (一)结算协议的性质 (二)签订结算协议对于工程质量索赔的影响 (三)结算协议签订后的工程质量索赔策略第五章 建设工程造价结算纠纷处理一、概述二、建设工程常见的计价方式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 (二)定额计价 (三)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区别 (四)其他计价类型的合同三、建设工程造价的举证责任承担四、建设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程序重要问题 (一)造价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二)建设工程造价鉴定申请的期限 (三)当事人不能启动造价鉴定程序的情形 (四)建设工程造价鉴定启动后的主要流程五、固定总价合同工程价款的调整 (一)固定总价合同工程价款结算的一般原则 (二)固定总价合同工程价款可以调整的情形 (三)固定总价合同下未完工程造价的认定六、“黑白合同”结算依据的确定 (一)强制性招标项目中存在“黑白合同”时的结算依据 (二)非强制招标项目中存在“黑白合同”时的结算依据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程量增加部分的造价认定 (一)有约定按约定 (二)合同没有约定,且协商不成时,可以参照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或者计价标准结算工程价款,也可以参照合同对原工程与新增工程类似部分的约定八、政府审计结论作为工程造价依据的认定规则 (一)政府审计概述 (二)政府审计结论作为结算依据的规则 (三)政府审计延迟或审计结论不真实不客观的处理九、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默示结算条款”的适用规则 (一)适用默示结算条款的前提是双方有明确约定 (二)发包人收到竣工文件且在约定期限内未予答复的认定 (三)协商行为可能导致默示结算条件丧失 (四)在合同无效的情形下,默示认可结算条款能否参照适用十、建设工程结算协议对工程造价认定的影响 (一)结算协议的效力不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影响 (二)结算协议有效时应按照结算协议认定工程价款,不能启动造价鉴定十一、发包人超付工程款时被挂靠人责任的认定 (一)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观点之分析与反驳 (二)被挂靠人承担补充责任观点之分析与反驳十二、发包人向承包人主张开具发票的可诉性分析 (一)实践中对发包人能否起诉承包人开具发票存在争议 (二)笔者认为发包人可以起诉承包人开具发票十三、承包人主张工程价款的诉讼时效认定 (一)工程款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二)工程进度款诉讼时效计算规则 (三)工程结算款诉讼时效计算规则 (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时诉讼时效的计算规则第六章 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一、优先受偿权的功能与性质 (一)优先受偿权的功能与立法目的 (二)优先受偿权的性质解析二、优先受偿权的权利顺位三、优先受偿权的权利主体 (一)与发包人不存在直接合同关系的“合法分包人”原则上不享有优先受偿权 (二)实际施工人与优先受偿权 (三)建设工程价款债权转让的,受让人依法取得优先受偿权四、优先受偿权的客体 (一)建设工程的构造单元划分 (二)“分部工程”可作为优先受偿的客体 (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确认“基坑工程”这一分项工程承包人有权优先受偿 (四)须排除不宜折价、拍卖的工程五、承包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的范围 (一)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建设工程价款范围”的规定及司法机关的回应 (二)建设工程价款不包括土地使用权价值,即使因“房地一体拍卖”也应剥离土地使用权价值 (三)损失赔偿不属于工程款优先范围,但“停窝工损失”存在争议六、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行使条件和行权方式 (一)行使条件 (二)行权方式第七章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的刑民交叉问题探究一、概述二、私刻、偷盖公章或假冒签名伪造施工合同、签订结算文件 (一)法律分析 (二)案例分析 (三)救济与应对措施三、逃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一)逃税罪 (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四、串通投标罪 (一)法律分析 (二)案例分析 (三)救济与应对措施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ISBN | 9787524405399 |
条码 | 9787524405399 |
编者 | 何根平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52 |
字数 | 241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