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当我们谈论中国绘画的巅峰,两宋永远是绕不开的坐标。而《造极——读懂宋画的八个关键词》,便是一把叩开这座艺术高峰的密钥。
作者胡烟以八年深耕之功,跳出传统书画鉴赏的题材分类框架,提炼出“折枝”“格物”“佚名”“造极”“墨戏“寒林”“待诏”“台榭”八个关键词,如蛛网般编织出宋画的精神脉络。这不是一本冰冷的技法手册,而是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你会看到宋徽宗如何以“格物”精神雕琢一朵牡丹的经脉,李成笔下的“寒林”如何在枯枝中藏尽宇宙哲思,佚名画师的团扇小品如何在方寸间盛满市井烟火,马远、夏圭的“台榭”如何以界画精度丈量宋代建筑的诗意。
近百幅传世宋画在书中徐徐展开:从《芙蓉锦鸡图》的富丽庄严到《泼墨仙人图》的狂放写意,从《清明上河图》的市井喧嚣到《瑞鹤图》的祥瑞空灵,胡烟以文学的笔触拆解技法背后的文化密码,让每一处笔触都成为观照宋人精神世界的窗口。她写“折枝”是画家与自然的温柔博弈,写“墨戏”是文人借笔墨直抒胸臆,写“待诏”则揭开宫廷画师在皇权与艺术间的平衡之道——这些文字既有考据的严谨,又有散文的灵动,让专业知识变得亲切可感。
读宋画,读的不仅是笔墨,更是一个时代的审美与哲思。当你在“佚名”的标签下窥见无名画师的匠心,在“造极”的辉煌中读懂盛极而衰的隐喻,便会明白:两宋之所以成为“华夏文化造极之世”,正因其将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对生命本真的追问,都凝进了笔墨里。
翻开这本书,让我们慢下来,跟着胡烟的笔触,在折枝的留白中想象山河,在寒林的萧疏中触摸时空——原来读懂宋画,便是读懂中国人最本真的精神家园。
本书打破以往美术专业以花鸟、人物、山水等表现对象作为类别区分的形式,以提炼关键词的方式,令宋画这一专业领域更贴近广大读者。作者以深厚的美学积淀和文学功底,用“折枝”“格物”“墨戏”“佚名”“寒林”“造极”“待诏”“台榭”八个关键词,以网状结构呈现宋画整体全貌。八个关键词,八篇万字长文,在资料详实的基础上,每一篇都是洋洋洒洒的美文。文中共涉及近百幅经典宋画,不仅带给读者美的享受,更以“关键词”的形式,抵达宋画之美背后的精神厚度,带领读者深入宋画的领地,令读者获得心灵的启迪。
胡烟,原名胡俊杰,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7届高研班学员,青年作家,资深媒体人。近年来,在《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报刊发表文化散文近百万字,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开设《读画知人》专栏。作品曾获冰心散文奖、三毛散文奖、北京文学年度散文奖、河北省优秀出版物奖等,作品入选光明书榜、中华好书榜等多个榜单。出版作品有《见山——穿越中国画的笔墨时空》《读画记——中国古代文人图鉴》等。
折枝/001
格物/029
佚名/063
造极/099
墨戏/127
寒林/157
待诏/187
台榭/219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 | 9787554593936 |
条码 | 9787554593936 |
编者 | 胡烟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8-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