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荟萃了山西名中医周益新主任医师临床行医四十年来,在中医理论研究探讨、临证实践体会等方面发表的经验文稿,并附作者多年来的临证感悟。全书分为文献研习、学术探讨、临证心得、医事余墨等主要的四个方面,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参酌古今,折衷求是,论证精微,见解新颖,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反映了作者潜心向学、躬身实践、慎思明辨、医文并重的深厚底蕴。本书对于中医工作者,跟师学徒者和中医院校学生,均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周益新,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名中医,现供职于大同新建康医院。兼任中国中医药民族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伤寒杂病论》学术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傅山医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医学会医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山西中医药大学师承教育中心导师、山西中医药大学王世民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成员、大同市针灸学会常务副会长、大同市中医类别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总考官、大同市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临床实际本领考试总考官、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专家。其重视经典,涉览群籍, 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熟谙中医医史文献,尤对《伤寒论》致力最深。临证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和针灸学,治疗急性病善用经方,治疗慢性病注重脾胃,治疗顽固性疾病,长于内外合治,针药并用。注重积累,勤于笔耕,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部分诊疗经验和研究成果,被收入《常见病的一针疗法》《当代中医必效奇方秘术》《中国民间灵验方术真传》《中国中医药最新研创大全》《张仲景研究集成》《伤寒百年》等书中,主编有《话说国医·山西卷》一书,参编有《〈本草纲目〉补正》《中华效方汇海》《<四诊抉微>校注》等书。曾获得“山西省名中医”“山西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大同市名中医”等荣誉称号。
文献研究
张仲景里籍“南郡”考辨
张仲景弟子卫泛考
关于宋本《伤寒论》之研究
王纂并非北宋医家
王勃从师学医时间之商榷
高文庄、高若讷当为一人
宋代儒医高若讷对中医学的贡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目、载方流变考
吴直阁《增广校正和剂局方》考辨
和刻本《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流布考
庄绰里籍及《灸膏肓腧穴法》考证
嵇清、嵇胜并非父子
王好古在山西行医事略
金代医家常仲明生平、家世、著述考略
王翼医事钩沉
王国瑞是新安医家吗
平水晦明轩刻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考
《御药院方》研究
杜思敬《济生拔粹》评议
《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
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生平事迹考述
《奇经八脉考》版本流传及学术贡献
崇易水窥奥阐微 师古法灵取活用——李时珍《濒湖医案》探佚
试论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仲景学说的贡献
赵献可《医贯》成书年代辨正
《医贯·消渴论》中一处讹误探源
《绛雪丹书》研探
略论《红炉点雪》对灸法的贡献
《撰集伤寒世验精法》考析
《傅青主女科》祁刻本批注探讨
对《大小诸证方论》顾炎武序的质疑
《外经微言》研究
范毓?与太乙神针法
《植物名实图考》版本在山西刊刻流传述略
晚清应征御医汪守正生平简介
晚清应征御医汪守正侍诊慈禧太后疾病轶事考述
一心赴救济苍生,浩然正气贯岐黄——名列早期的“京师四大名医”杨浩如
学术探讨
“带下医”辨析
“纯阳”的年龄范围初探
外感热病之病因学说探析
妊娠脉辨析
浅议肿胀之按诊鉴别
“齘齿”辨析
“身热不扬”刍议
温病邪入营血——“口反不渴”或“不甚渴饮”机理刍议
浅析《伤寒论》中“气上冲”的辨证意义
《伤寒论》99条“手足温而渴者”之辨析
浅析《伤寒论》279条之实质意义及归属
余无言注解《伤寒论》方法
《金匮要略》“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析义
《金匮要略》血痹病脉现部位辨析
吴茱萸汤证探究
《金匮要略》附方探讨
浅析张仲景阿胶运用规律
试论吴又可温疫学说之贡献及其后的蜕变
《温热论》学术渊源探析
吴鞠通剽窃叶天士之说辨析
郝印卿评议银翘散方
五石散之治疗作用及毒副作用刍议
也谈四方四神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清心丸考异
安宫牛黄丸考
试论酸味药的涌泄作用
阿胶的变迁
浅析淫羊藿的炮制方法
浅析“肚腹三里留”
《范文甫专辑》一案质疑
《新安名医考》辨误四则
《募刻〈跌损妙方〉启》注释辨误四则
辞书中“六陈”释义商兑
也释“必齐”
“服食”小议
临证心得
牛蒡子善利气通络
白芍善利水消肿
威灵仙可通大便
重用川芎治头痛
蜈蚣治疗阳痿作用机理刍议
含碘中药治疗瘿病应慎重
瘰疬散治疗淋巴结核
金水六君煎应用刍议
芍药甘草汤治疗习惯性便秘刍议
益经汤治疗年未老经水断
当归芍药散应用体会
瓜蒌散治带状疱疹
小便失禁治验
呃逆简易治疗方法
长强穴刺血治疗婴幼儿腹泻
灯火灸配合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4例
汤剂尊古煎服法探讨及临证应用体会
医事余墨
《大小诸证方论》再版序
《赵尚华中医外科临证医案集》序
溯本穷源 剖析疑义——评《〈八十一难经吕杨注〉辑校与研究》
让名老中医医案“鲜活”起来——《赵尚华名老中医工作室系列丛书》推介
勤求博采,躬身实践——评《韩仲成五十年临证验案》
医门之圣书,万世之宗法——学习应用《伤寒论》的体会
著书立说者宜“晚下笔”
“医家并称”浅述
生物形象思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妙趣横生的中药谚语
“先生”别解
“修禊”释疑
《神农采药图》与应县木塔
华佗庙里对联多,文人名士赞神医
抱朴丹炉此地留
古代医家的行医招牌与招贴
近代中医学校的校歌
镶金嵌玉至宝丹
李濂与襄陵酒
傅山与酒
古代的重阳糕
降脂减肥普洱茶
水果:食中佳品 治疾良药
悼恩师郝印卿先生
访蕲州古镇,寻时珍精神
诊余吟草
赠赵怀舟先生
纪念陈邦贤先生创建“医史研究会”百年华诞
贺《赵尚华中医外科临证医案集》付梓喜赋
贺钱超尘先生伞寿暨“钱超尘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举办(附:钱超尘先生来函)
欣闻李茂如先生捐赠资料暨学术成果研究室开展
缅怀任应秋先生
赞郭士魁先生
悼念干祖望大师
悼李士懋先生
永遇乐——贺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
悼朱良春国医大师
谢郭师治安夫子惠赠大作(附:郭治安师美玉雅和)
寿侯师振民先生八秩华诞
山西省第三届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班讲学感赋
满庭芳——贺山西医史学会第一届二次学术会议召开
贺业师王世民教授荣获第三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五律)
东皋子咏
谢冯明院长赠书
李时珍中医药论坛欣逢温长路教授并谢赠书(七律)
赠梅全喜教授
《话说国医·山西卷》付梓(七绝)
李濂赞
参加北京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伤寒杂病论》学术传承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大师讲经典培训班有感
咏汪守正
赠怀舟
贺广誉远国医馆大同分馆开馆
参加山西省名中医表彰大会感赋
参加三晋孟河医派经方临床应用交流会有感(七绝)
李时珍赞(七绝)
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纪念(七律)
蕲春四宝(七绝)
悼张克敏师(七律)
步韵敬和郭治安师原玉,并贺教师节(七律)(附:郭师治安原玉)
参加“王世民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王世民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成立感赋(七绝)
赠曹东义教授(七绝)
参观山西中医博物馆及山西省中医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院史馆(七律)
山西大同大学中医古籍文献研究院在黄经世家国医馆揭牌(七绝)
欣闻电视剧《老中医》首播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七绝)
上海中医药大学行(七绝)
朱家角古镇纪游兼怀陈莲舫、陆士谔先贤(七律)
受聘为山西中医药大学“国医师承教育”师资库导师有感(七绝)
至宝体(七绝)
山西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第二届王世民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讨会感赋(七绝)
庚子抗疫(七律)
庚子杂诗(七绝)
谢业师王世民国医大师馈赠新作《局方选讲》(七绝)
谢韩仲成老师惠寄大作《中医方剂讲用》(七绝)
宋代吴珽《增广校正和剂局方》编撰研讨会(七绝)
李茂如小传
牛黄清心丸咏(七绝)
谒李茂如先生故居(七律)
谒平定灵应王庙(七律)
贺业师侯振民先生学术思想及经验研讨会暨三晋孟河医派第三届学术交流会召开(七绝)
贺王世民老师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七律)
贺业师王世民国医大师荣登《大家》论坛(七绝)
执考大同大学考点2021年全国中医学类专业(本科)水平测试(七绝)
李茂如先生逝世20周年祭(七绝)
受聘为2021年度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人员临床实际本领考核考试总考官即事(七绝)
谢仲成师惠赠新作《韩仲成五十年临证验案》(七绝)
第四届仲景学术论坛(七绝)
再谒医圣祠(七律)
故乡“毛健茶”荣获万国博览会金奖感赋(七律)
杨浩如赞(七绝)
悼侯振民师(七绝)
追怀郝印卿先生(七律)
缅怀岳美中先生(七律)
跋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ISBN | 9787507768039 |
条码 | 9787507768039 |
编者 | 周益新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3-10-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660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2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