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前人对《乐府诗集》研究多就文献辑佚着眼,本书最大之不同,即视《乐府诗集》为宋人乐府学研究的重要代表,将其放到乐学、诗学的双线链条加以审视。《乐府诗集》虽无序跋,但郭茂倩的乐府学思想见于分类、解题及作品收录中。承唐之后,宋代乐府创作依然盛兴,新旧观念交融碰撞,从总结与传承礼乐文化的角度整理乐府可以看出,《乐府诗集》又是宋代极具代表性的成果。郭茂倩以自主意识继承古代礼乐之学,持动态眼光看待由汉至唐各类乐府的发展,对于乐府诗的分类,兼顾礼乐史、音乐史与诗歌史的进程,别有新创。
梁海燕,河北邯郸人,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汉魏至唐宋诗歌史、乐府学史。已出版专著《舞曲歌辞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唐代俗体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独立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发表乐府学相关论文三十余篇,在本领域有较丰厚的学术积累。
绪论
上编 《乐府诗集》与乐府诗学研究
第一章 《乐府诗集》与郭茂倩的乐府学思想
第一节 从礼乐到文学:郭茂倩的“乐府”格局
第二节 “近代”之变:郭茂倩的乐府发展观
第二章 《乐府诗集》解题的功能类型与引录情况
第一节 解题的主要功能类型
第二节 解题对《文选·乐府》题注的接受
第三节 解题对诗人自序的处理
第四节 解题引谢希逸《琴论》考
第三章 《乐府诗集》所录舞歌及其题解考察
第一节 《后汉武德舞歌诗》非舞歌
第二节 齐《前舞凯容歌》题解考辨
第三节 曹植《鼙舞歌》考述
第四章 《乐府诗集》收录作品研究
第一节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双鲤鱼”考辨
第二节 缪袭《魏鼓吹曲》的乐府史意义
第三节 《乐府诗集·挽歌》考论
第四节 《乐府诗集》录李白乐府诗探析
第五章 乐府音乐之于文学影响的个案考察
第一节 神仙戏与乐府游仙诗
第二节 吟叹曲与吟叹乐府诗
第三节 乐府怨歌与梅陶《怨诗行》
下编 《乐府诗集》十二叙论校证
一 郊庙歌辞叙论校证
二 燕射歌辞叙论校证
三 鼓吹曲辞叙论校证
四 横吹曲辞叙论校证
五 相和歌辞叙论校证
六 清商曲辞叙论校证
七 舞曲歌辞叙论校证
八 琴曲歌辞叙论校证
九 杂曲歌辞叙论校证
十 近代曲辞叙论校证
十一 杂歌谣辞叙论校证
十二 新乐府辞叙论校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22751443 |
条码 | 9787522751443 |
编者 | 梁海燕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5-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30 |
字数 | 284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