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文旅融合下乡村景观基因保护与人居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编号:
wx1203787665
销售价:
¥60.84
(市场价: ¥78.00)
赠送积分:
61
数量:
   
商品介绍

本书是一部聚焦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文旅融合”驱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全书以“景观基因”提炼与“人居环境重塑”路径为主线,提出了一条兼顾文化传承与生态优化、产业导入与社区共建的双重发展策略。本书的写作基于对地方资源特质的深入调研,融合了文献分析、田野调查、案例归纳等多种研究方法,回应了当前传统村落文化失真、人居环境质量不高、城乡发展失衡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作者通过“传统村落”与“普通乡村”的区分式论述,从建筑风貌、人居空间、生态设施到经济社会结构,系统梳理了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其中,前半部分聚焦传统村落,通过景观基因的识别、提取与活化,探索如何在文化保育中实现旅游转化与生态共生;后半部分则面向更广泛的普通乡村,提出了建筑风貌现代转译、生态环境优化、绿色建筑推广、产业融合与社会治理等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体现出“保护与发展”并重、“文化与经济”协同的理念。本书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既为高校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环境设计等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样本和理论创新,也为地方政府、规划设计机构、文旅企业等相关从业人员在开展乡村建设与文旅融合实践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参考。

本书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 深入剖析了乡村景观基因的构成要素及保护机制, 创新性地提出了“景观基因保护--人居环境提质”双维协同的乡村治理模式; 通过解构传统村落的空间组织逻辑与生态适应智慧, 构建了基于地域特征的差异化保护策略体系。本书不仅拓展了文化景观保护的理论维度, 也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了兼具文化延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吴艳芳,凯里学院旅游学院讲师,毕业于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选黔东南州“千人专业技术人才”。主讲“会展管理”“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等本科专业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旅游。

目录第一章 绪论/ 1一、 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 1(一)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1(二) 文旅融合的基本内涵/ 2(三) 文旅融合的趋势/ 4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现状问题/ 8(一) 黔东南地区乡村的特殊性与代表性/ 8(二) 黔东南地区乡村的现实困境/ 10三、 研究意义/ 13(一) 理论意义/ 13(二) 实践意义/ 14四、 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 14(一) 景观基因/ 14(二) 人居环境/ 16五、 研究方法/ 18(一) 文献分析法/ 18(二) 田野调查法/ 18第二章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保护与人居环境改造策略/ 19一、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特征与保护策略/ 19(一) 传统建筑风格特征与保护/ 19(二) 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及功能的优化/ 24(三) 传统生态景观保护与优化策略/ 28(四) 传统民俗文化与非遗保护及建设/ 31二、 文旅融合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原则/ 35(一) 可持续发展原则/ 35(二) 尊重与传承原生文化原则/ 36(三) 社会公平与利益共享原则/ 38三、 文旅融合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39(一) 文化遗产整合与创新展示策略/ 39(二) 景观空间再造与功能重构策略/ 47(三) 旅游服务体系升级与品牌战略/ 54(四) 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文旅平台构建/ 62(五) 跨界合作与区域联动发展策略/ 64(六) 社区参与机制建设/ 70(七)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76(八) 基层组织建设与激励机制/ 82四、 小结/ 89第三章 普通乡村的人居建筑环境改造策略/ 94一、 本土符号的现代转译/ 94(一) 传统屋顶形制的现代设计延续/ 94(二) 外墙材料的地域适应性/ 95(三) 文化符号的抽象化表现/ 97(四) 建筑风貌的地域性美学提炼/ 98二、 建筑风貌的社会认同感增强/ 100(一) 地域元素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100(二) 建筑风貌与社会文化的共生/ 102(三) 村民对地域风貌的文化认同/ 104三、 新旧建筑的融合方式/ 106(一) 新建筑材料与传统风格的结合/ 106(二) 新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108(三) 功能提升: 闲置空间再利用/ 110(四) 粮仓、 农舍等空间的再利用/ 111四、 乡村公共设施的整合与提升/ 115(一) 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使用效率/ 115(二) 集中式与分散式设施的互补性/ 117五、 绿色发展: 加强绿色建筑理念推广/ 119(一) 本土材料的可持续利用/ 119(二) 绿色材料在乡村建筑中的创新应用/ 121(三) 环保建筑材料的市场化推广/ 122(四) 绿色建筑设计的创新路径/ 124六、 小结/ 126第四章 普通乡村的人居生态环境改造策略/ 131一、 生态基础设施完善/ 131(一) 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与升级/ 131(二) 垃圾处理机制优化/ 135二、 农田景观升级与观光农业模式优化/ 137(一) 农田景观的设计/ 137(二) 观光农业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142三、 乡村居住环境品质提升/ 146(一) 居住建筑生态化改造与文旅功能融合/ 146(二) 多元公共活动空间营造与活力激发/ 147(三) 绿化与生态修复体系构建/ 148四、 防灾减灾与适居安全环境构建/ 149(一) 生态护岸与防洪设施建设/ 149(二) 地质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体系/ 150(三) 适老化与无障碍环境改造/ 151五、 小结/ 152第五章 普通乡村的人居经济与社会环境改造策略/ 155一、 人居经济环境激活/ 155(一) 发展现代产业与 “农业+” 模式/ 155(二) 构建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161(三) 文旅品牌孵化: 从 “无特色” 到 “新 IP” 的转化/ 167二、 人居社会环境营造/ 175(一) 村民代表大会与集体决策机制/ 175(二) 旅游效益公平分配机制/ 176(三) 地域文化与旅游项目的结合/ 178(四) 提升村民旅游服务水平/ 180三、 小结/ 182第六章 总结/ 185一、 研究成果的总体概括/ 185二、 成果价值与指导作用/ 186三、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187参考文献/ 189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50467699
条码 9787550467699
编者 吴艳芳著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6-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191
字数 256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