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墙里门外》不仅是个人建筑生涯的行走笔记,更是一部镌刻时代印记的空间史诗。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试图以文字为凿,凿穿那些横亘在专业与大众、形式与内涵、历史与未来之间的厚重围墙。当混凝土被赋予温度,当钢结构开始呼吸,建筑便不再是冰冷的物质存在,而成为承载集体记忆、诉说时代故事的生命体。在书写这些篇章时,作者逐渐触摸到建筑最本真的质地——它既是庇护肉身的物理空间,更是安放精神的诗意栖所。每一个檐角的起落,每一条廊道的转折,都在无声地记录着人与时代的对话。作为建筑师,我们不仅要塑造空间的形态,更要编织那些流淌在梁柱之间的文化基因。愿这本书成为一扇旋转门,让专业思考与大众认知在此自由穿行;成为一组共鸣箱,使建筑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在此交响。当晨曦掠过城市天际线时,那些被我们亲手垒砌的墙壁,终将在时代的阳光下,投射出超越物理维度的思想轮廓。
王大鹏,杭州筑境设计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参与和主持设计了浙江美术馆、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等项目,先后在《建筑学报》《建筑师》《书城》《中华读书报》等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著有《西北偏北—一个70 后建筑师的手记》。
目录代序:在建筑的融合交汇处 003井底之蛙儿子与设计 008本色眼镜 013如意眼镜 018葫芦大师 024仿佛若有光 031常青藤 037生命树 041井底之蛙 046七只蝴蝶 054树叶王子 058墙里门外瓜子记 066“水多色多” 080墙里门外 087一棵树倒下了 092面面相“去” — 城市化浪潮中隐退的小面馆 099麻雀和它的村子 105风马牛与八竿子 112西湖十景 — 精准中的朦胧之美116在河之州 121双城记 — “江城”与“再会,老北京”126与古为新是地域还是地标 —当下建筑设计的标与本 135随“风”而逝的建筑 145途径与目的:桥梁及其文化 154镜子与屏幕 — 博物馆建筑形象之演变 161南京博物院的用地变迁与文化建构 174与古为新 — 台湾博物馆建筑风格演变 187邬达克与上海的轮廓线 196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中“饭店设计”的探索与启示 211“4 千米长”的近现代建筑发展史 222走向新时代的工业建筑设计 230纵浪大化本命年的设计生活 241何以为瓷 — 景德镇古窑印象综合体设计札记 250雕塑与烟囱 260水泥与牡丹 — 记三门峡某水泥厂设计 268从“盖房子”到“他人的嫁衣” 277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285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 阿客工坊访谈录 294时间、空间与人间 — 有方建筑访谈录 303二十年目睹建筑设计行业之怪现状 315纵浪大化中 — 我在筑境设计工作的二十年 327后记:尺素寸心度时空 339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 9787559141316 |
条码 | 9787559141316 |
编者 | 王大鹏 著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7-01 00:00:00.0 |
开本 | 32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44 |
字数 | 22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