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伯格曼工作笔记 1955-2001(全2册)

编号:
wx1203789632
销售价:
¥322.38
(市场价: ¥398.00)
赠送积分:
322
数量:
   
商品介绍

伯格曼工作手稿中文版首度完整译介,零距离感受伟大电影的创作历程。
英格玛·伯格曼,近代电影史伟大且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伍迪·艾伦、大卫·芬奇、库布里克、塔可夫斯基、拉斯·冯·提尔、基斯洛夫斯基、朴赞郁、李安等知名导演的偶像,一生执导作品60余部,多数为伯格曼亲自编剧。伯格曼的工作笔记本是他艺术生涯里最亲密的伙伴,他在其中写下故事的草稿,并在创作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思考。这些笔记伴随了他的整个艺术生涯,此前从未公开发表过——除了他在自传和随笔中偶尔引用的片段。它们忠实地记下了电影大师创作时的灵感轨迹,也收纳他敏感丰富的情绪。阅读这些未经修饰的文字,就像坐在伯格曼的身旁,亲眼见证那些伟大电影的诞生。
一场未经策划的谈话,一部没有预设读者的文学,一处仍在呼吸的工作现场。
如果说伯格曼在其正式自传《魔灯》里是有自我披露意识的,那么《伯格曼工作笔记》里则没有精心策划过。伯格曼经常谈到,工作笔记是创作中令人愉快的部分。一切想法都可以信马由缰地驰骋,无须顾及任何来自外界甚至他本人对可行性提出的要求。对已经相当了解伯格曼的读者,这部工作笔记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视角,影迷们仿佛置身他的工作现场,追溯那些世界知名影片的创作历程;而对普通读者来说,他以一种毫不设防的姿态在笔记里记录了自己对衰老与死亡的畏惧,对混乱与失败的焦虑,它们没有经过任何加工与美化,因为这是伯格曼与自己内心的一场私人谈话。这部工作笔记是他最忠诚的伙伴,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也是目前为止我们最接近他的地方。
收藏级制作工艺,随书附赠精美纪念票根套装
《伯格曼工作笔记》以1975年为界,分为上下两册,贯穿伯格曼整个艺术生涯,装帧设计自大师笔记的涂鸦中提取设计元素,采方脊精装,以精美套盒收纳,肃重烫印与亮色丝网印刷相映成趣。随书附赠纪念票根套装,亦可作为书签使用。

英格玛·伯格曼称之为“工作笔记本”(Arbetsbok),这种长20厘米、宽18厘米的螺旋线圈小本子,一直伴随着他的众多写作项目,几乎无一例外。从1938年到2001年,这样的笔记本积累了将近60册。里面记录了很多东西。草稿、梗概、对白片段——以及来自大小世界的日记式报告。人类登月和晚餐计划混在一起。在一篇因马丁·路德·金遇害而愤愤不平的笔记之后是一篇法罗岛上空万里无云的报道。

《伯格曼工作笔记》里记录的内容为洞察英格玛·伯格曼的创作过程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角;读者有时会产生一种体验,仿佛伯格曼写作的时候,你就坐在他的身边。在这里,伯格曼爱好者不仅能以最佳的方式追溯那些世界知名影片的创作历程,也能看见一部正在孕育中的作品是如何突发新枝,从而诞生了另一部作品。这里还有些来自未完成项目的零碎片段,其内容引人入胜,有的像作品的躯干,有的像拇指,而如今它们全都获得了一次迟到的面世机会。废墟浪漫主义者的愿望或许也就此得到了满足。此外,这份工作笔记是跨越一个人一生的文献,衰老的全部不幸最终亦会显现出来。

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1918—2007),瑞典电影和戏剧导演、作家和编剧。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乌普萨拉,2007年7月30日在法罗岛与世长辞。 

张可,瑞典语译者、戏剧工作者。先后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斯德哥尔摩大学戏剧系。曾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后长期从事中瑞文化交流工作。

《伯格曼工作笔记.1975-2001》

《伯格曼工作笔记.1955-1974》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2240483
条码 9787222240483
编者 (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著 著 张可 译 译
译者
出版年月 2025-07-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盒函装
页数
字数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