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消费、交往与表露: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网络表达研究

编号:
wx1203788848
销售价:
¥81.34
(市场价: ¥98.00)
赠送积分:
81
数量:
   
商品介绍

本书为学术专著。本书深度剖析了青年群体在当代网络社会中的心理动态与行为模式,聚焦于消费习惯、人际交往方式以及个人信息表露这三个核心维度。通过综合运用量化数据分析(如大规模在线问卷调查)、质性研究方法(深度访谈、参与观察)以及先进的网络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框架。在消费方面,本书揭示了青年如何通过在线购物、品牌选择等行为来构建个人形象,寻求群体归属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探讨了消费背后的文化认同与心理需求。交往部分则聚焦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互动模式,分析了青年如何利用网络空间维持和拓展人际关系,以及这种虚拟交往如何影响他们的现实社交生活。关于表露,本书深入探讨了青年在网络上的自我展示策略,包括信息分享的选择性、隐私管理的复杂性,以及这些行为对其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网络的影响。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书得出了关于青年群体网络表达特点、趋势及其对社会心态影响的深刻见解。此外,本书还提出了针对青年网络行为引导、网络素养教育以及构建和谐网络生态的政策建议,对于促进青年健康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刘懿璇,男,文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讲师,广播电视学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文化研究、媒介心理学等。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SCI、CSSCI、中文核心等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8项。主持在研的课题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5批面上资助项目:“媒介地理学视阈下网红旅游地的数字化空间建构与影响机制研究”;重庆市2023年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化生存下青年社交媒体多维呈现与网络社会心态的关系及引导策略研究”;重庆市2024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数字化视域下重庆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与情感能力全员育人机制研究”;重庆市教委2024年人文社科项目:“数字养育背景下儿童游戏成瘾的预防效应及干预策略研究"等。曾被授予“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人物“广东省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

绪 论

第一章 青年群体与社会心态的网络表达
第一节 网络时代社会心态的变迁
第二节 消费 、交往与表露 :青年网络表达的三个维度
第三节 研究青年群体网络社会心态的意义价值
第四节 青年群体网络社会心态研究现状

第二章 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网络表达的多维透视
第一节 技术革新与青年网络社会心态的演变
第二节 社会变迁对青年网络心态的冲击与塑造
第三节 群体认同与青年网络社会心态的构建
第四节 媒介素养与青年网络心态的培育

第三章 青年群体消费行为与网络社会心态
第一节 青年群体消费行为的现状
第二节 青年群体消费行为的规模与结构
第三节 青年群体网络消费行为特征
第四节 网络消费的类型
第五节 青年群体消费行为对青年社会心态的影响
第六节 实证研究 :移动游戏虚拟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青年玩家行动、心理因素的实证研究

第四章 青年线上交往行为与网络社会心态
第一节 青年线上交往的现状与特征
第二节 青年群体线上交往行为特征
第三节 线上交往对网络社会心态的影响
第四节 实证研究 :青年群体社交媒体倦怠的成因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青年线上表露行为与网络社会心态
第一节 线上自我表露的现状与特征
第二节 青年群体线上自我表露平台与方式
第三节 青年群体线上表露动机
第四节 线上自我表露对青年网络社会心态的影响
第五节 青年线上表露行为与网络社会心态的互动机制
第六节 实证研究 :青年社交媒体自拍行为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第六章 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网络表达的挑战
第一节 网络信息的负面传播
第二节 网络消费主义对青年心态的挑战
第三节 网络社交焦虑与心理健康问题
第四节 网络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风险
第五节 青年群体负面网络社会心态的成因

第七章 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网络表达的引导与治理
第一节 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网络表达的引导策略
第二节 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网络表达的治理路径

参考文献

后 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 9787522540436
条码 9787522540436
编者 刘懿璇 著
译者
出版年月 2025-06-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精装
页数 296
字数 322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