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货币金融学(第六版) 21世纪本科金融学名家经典教科书系

编号:
wx1203787897
销售价:
¥77.43
(市场价: ¥89.00)
赠送积分:
77
数量:
   
商品介绍

《货币金融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历经多次再版,内容不仅全面、精准地链接现代金融理论前沿和业务创新,又秉承教材内容上系统性、完整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基本特性,充分体现了融学术性、知识性、针对性和启发性于一体的鲜明特色,努力做到金融调控与金融运行的自如切换、融合性与协同性的有机结合。《货币金融学(第六版)》由三大部分共十八章组成。第一部分是金融学基础篇,系统诠释了货币、信用、利息、外汇、金融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是金融机构与市场篇,全面展现存款性金融机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活动,深刻揭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具体描述国际间货币与资本运动的特殊性及相关的运营管理体系;第三部分是金融与经济发展篇,重点研究货币供应与需求、货币均衡、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以及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趋势。

朱新蓉, 女, 金融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级教学名师, 湖北省首批特级专家, 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 “货币金融学” 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负责人, 教育部首批银行管理课程虚拟教研室项目牵头人。 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金融学年会资深理事, 曾任湖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 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金融专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货币理论与政策、 金融机构与市场、 区域金融发展。冀志斌, 男, 金融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货币金融学” 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教研团队主要成员。 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系主任、 金融硕士导师组副组长, 兼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 货币理论与政策、 国际金融、 公司金融。

目 录1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2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3  一、 货币的产生3  二、 货币形式的发展7  三、 货币的本质9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9  一、 货币的职能14  二、 货币的作用15 第三节 货币的计量15  一、 货币数量的界定16  二、 货币层次的划分18 第四节 货币制度18  一、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22  二、 货币制度的演变28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29 第一节 信用概述29  一、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31  二、 信用的构成要素33  三、 信用的特征33  四、 信用的基本功能35 第二节 信用形式36  一、 商业信用36  二、 银行信用37  三、 国家信用38  四、 消费信用39  五、 租赁信用39  六、 证券信用40  七、 民间信用41 第三节 信用工具42  一、 信用工具的分类43  二、 信用工具的基本要求44  三、 典型信用工具47 第四节 信用与经济48  一、 信用与经济发展48  二、 信用与经济周期52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53 第一节 利息与收益资本化53  一、 利息理论54  二、 收益资本化理论55  三、 利息的计量56 第二节 利率与利率体系56  一、 利率分类60  二、 利率体系62  三、 利率市场化64 第三节 利率理论64  一、 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因素65  二、 利率决定理论68  三、 利率风险结构理论68  四、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70 第四节 金融资产定价基础70  一、 现值理论71  二、 年金理论72  三、 根据年金公式进行单一资产定价75 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76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76  一、 外汇的定义及分类77  二、 汇率及其标价法78  三、 汇率的种类81 第二节 汇率的变化与影响81  一、 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83  二、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85 第三节 汇率制度及其选择85  一、 汇率制度的种类89  二、 汇率制度的选择92  三、 人民币汇率制度96 第五章 金融与金融体系97 第一节 金融与金融体系概述97  一、 金融的含义及其演变100  二、 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功能102 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103  一、 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104  二、 金融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机理106  三、 金融机构的构成109 第三节 金融市场体系109  一、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11  二、 金融市场的分类113  三、 金融市场的功能117 第六章 存款类金融机构118 第一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概述118  一、 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118  二、 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职能120 第二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120  一、 资本业务122  二、 负债业务122  三、 资产业务124  四、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126  五、 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126 第三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管理126  一、 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的一般原则127  二、 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的基本方法130 第四节 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130  一、 中国主要银行业机构133  二、 其他银行业机构139 第七章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140 第一节 投资类金融机构140  一、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42  二、 投资银行类型142  三、 投资银行基本业务144  四、 证券投资基金145 第二节 契约类储蓄机构146  一、 保险公司147  二、 保险基金管理149  三、 保险中介机构150 第三节 金融服务机构150  一、 征信机构152  二、 信用评级机构157 第八章 金融管理机构158 第一节 中央银行158  一、 中央银行产生的背景159  二、 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160  三、 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161  四、 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164  五、 中国的中央银行166 第二节 金融监管机构166  一、 金融监管的目标167  二、 金融监管机构与监管对象169  三、 金融监管的内容170  四、 金融监管体制175 第九章 货币市场176 第一节 货币市场概述176  一、 货币市场的内涵176  二、 货币市场的特点177  三、 货币市场的功能178 第二节 同业拆借市场178  一、 同业拆借市场的含义179  二、 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79  三、 同业拆借产生的原因179  四、 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180  五、 同业拆借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182  六、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184 第三节 票据市场184  一、 商业票据市场188  二、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191 第四节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191  一、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191  二、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特点192  三、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种类192  四、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参与者193  五、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运行机制194 第五节 国库券市场195  一、 国库券市场的特点195  二、 国库券市场的功能196  三、 国库券市场的运行机制198  四、 国库券的价格与收益198 第六节 证券回购市场198  一、 证券回购交易原理199  二、 证券回购的基本要素200  三、 证券回购市场的参与者202  四、 中国证券回购市场的发展206 第十章 资本市场207 第一节 债券市场207  一、 债券211   二、 债券发行市场214  三、 债券流通市场216 第二节 股票市场216  一、 股票220  二、 股票发行市场224  三、 股票流通市场226  四、 股票价格指数230 第三节 证券投资基金市场230  一、 证券投资基金概述232  二、 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233  三、 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234  四、 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与管理240 第十一章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241 第一节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概述241  一、 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和分类242  二、 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244  三、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者的类型245  四、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特点247  五、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风险249 第二节 金融远期市场249  一、 金融远期市场概述251  二、 金融远期合约的种类255 第三节 金融期货市场255  一、 金融期货市场概述256  二、 金融期货市场结构257  三、 金融期货市场的功能258  四、 几种主要的金融期货合约260 第四节 金融期权市场260  一、 金融期权市场概述261  二、 金融期权的种类263  三、 金融期权的价格266  四、 金融期权的功能267  五、 金融期权交易策略268 第五节 金融互换市场268  一、 金融互换市场概述269  二、 利率互换271  三、 货币互换273  四、 其他互换276 第十二章 国际收支与内外均衡277 第一节 国际收支277  一、 国际收支的概念278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及构成280  三、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280  四、 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282 第二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282  一、 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283  二、 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284  三、 主要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286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287  一、 IS - LM - BP 模型290  二、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293  三、 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295  四、 三元悖论299 第十三章 国际金融体系300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300  一、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及其作用301  二、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沿革309 第二节 国际金融机构309  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10  二、 世界银行集团312  三、 国际清算银行313 第三节 国际金融市场313  一、 国际金融市场的内涵314  二、 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316  三、 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324 第十四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325 第一节 货币需求325  一、 货币需求的含义326  二、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329  三、 货币需求的理论流派336 第二节 货币供给336  一、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337  二、 货币供给的构成340  三、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346  四、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347  五、 货币供给理论流派354 第十五章 货币均衡和金融稳定355 第一节 货币均衡的概念355  一、 经济学中均衡的概念357  二、 货币均衡的含义358 第二节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358  一、 社会总供求359  二、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内在联系360  三、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361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61  一、 货币失衡361  二、 通货膨胀373  三、 通货紧缩378 第四节 金融稳定378  一、 金融稳定的含义379  二、 金融机构与金融稳定381  三、 金融市场与金融稳定381  四、 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稳定382  五、 金融组织架构与金融稳定383  六、 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387 第十六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388 第一节 货币政策基本原理388  一、 货币政策的内涵389  二、 货币政策规则390 第二节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390  一、 货币政策目标397  二、 货币政策工具401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401  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起点402  二、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演进403  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拓展408  四、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409 第四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410  一、 货币政策的实施410  二、 货币政策的效应412  三、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413  四、 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416  五、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421 第十七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422 第一节 金融风险概述422  一、 金融风险的含义与分类425  二、 金融风险成因理论429 第二节 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429  一、 金融监管的含义及理论演进434  二、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436  三、 银行业监管440  四、 证券业监管444  五、 保险业监管447  六、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449  七、 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及新实践461 第十八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462 第一节 金融发展理论462  一、 金融发展的含义与衡量指标465  二、 几种典型的金融发展理论475 第二节 金融创新趋势475  一、 金融创新的定义及其理论479  二、 金融创新的背景及其动因483  三、 金融创新的内容486  四、 金融创新的影响493 参考文献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ISBN 9787522025315
条码 9787522025315
编者 朱新蓉 冀志斌 主编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8-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平装
页数 499
字数
版次 1
印次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