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采用历史学、戏剧学、社会学和文献学等多种方法,从发掘、分析、分层使用史料入手,把上海戏剧协社放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置于新文化运动和爱美剧运动之中,在还原其历史面貌的前提下,以演剧实践为中心,将戏剧协社的组织管理、运营策略、剧人心态、观众接受等交织在一起,把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市场等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建构了一个动态的阐释框架。在与文明戏及戏曲的比较中,从剧本创作、舞台美术、表演艺术和导演艺术等方面探讨上海戏剧协社对中国现代话剧形成与发展做出的贡献,探讨戏剧协社之所以诞生、发展和解散的原因,分析影响话剧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力求探寻对当今话剧艺术发展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意义的规律。
黄世智,笔名南郭木,1966年生,河南潢川人。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戏剧戏曲学)博士学位,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教授、戏剧影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话剧史和中国电影史。在《文艺争鸣》、《戏剧艺术》和《电影评介》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话剧:形成、传播与常态》、《中国抗战戏剧史》和《桂林文化城戏剧研究》(合著)。
绪 论/001第一章 在新文化运动和爱美剧运动中诞生/018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呼唤/018 第二节 小剧场运动的演剧实践者/031 第三节 爱美剧运动的中坚/038 第四节 历史因素的汇集与选择/048第二章 组织与管理的现代化/052 第一节 制度管理与决策民主化/052 第二节 艺术至上与集体主义/059 第三节 分工与效率/064 第四节 剧场管理的现代化/068第三章 剧本创作与舞台演出初步结合/082 第一节 剧本创作与改译/082 第二节 独幕剧与多幕剧/101 第三节 案头剧与场上剧/110 第四节 市民趣味与喜剧色彩/117 第五节 爱美剧时期的剧本创作及其作用/129第四章 现实主义舞台美术的初步形成/135 第一节 箱式布景:现实主义布景的典范/135 第二节 生活化、艺术化的道具/148 第三节 历史化和性格化的服装与化妆/150 第四节 艺术化的灯光与音效/155 第五节 舞台美术整体化/160第五章 表演艺术的真实化、生活化与现代化/173 第一节 男女合演:话剧表演艺术现代化的基础/173 第二节 模仿表演:表演艺术真实化与生活化的方法/196 第三节 演员形象完整性:现代话剧表演艺术的形成/211第六章 导演制与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222 第一节 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导演的出现/222 第二节 导演制的初步建立/235 第三节 戏剧协社导演制的作用与影响/251第七章 在艺术与政治的矛盾中解散/262 第一节 话剧技术层面的高原现象/262 第二节 爱美剧社团组织管理的局限性/266 第三节 市民社会的分化与重新组合/274 第四节 政治与艺术的张力/279结语 上海戏剧协社与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289附录一 上海戏剧协社活动年表/293附录二 上海戏剧协社历次公演统计表/306参考文献/311后记/317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 | 9787522855073 |
条码 | 9787522855073 |
编者 | 黄世智 著 无 编 无 译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32 |
字数 | 315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