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以“电影文体论”为核心,从本体论、生成论到建设路径,构建了中国电影研究的全新理论体系。其跨学科方法论与实证分析是中国电影理论自主性的重要突破。
本书倡导兼具中华民族特性与时代精神的电影文体,致力于培育中国电影作者与观众的文体思维,推动中国电影文体生产形成规范的“语言秩序”与独特的“语言体式”。
濮波,浙江传媒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和电影理论。近年来,先后以专著《平成年代日本电影的符码研究——以〈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300部为案例》等成果获得201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后期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9HQZZ05),以及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FYSB015)和2020年教育部一般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0YJA760061)等课题立项。近10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
目录
第一章 电影文体论:一种新的电影研究范式
第一节 什么是电影文体论
第二节 为什么要建构中国电影文体理论体系
第三节 中国电影文体论研究的内容、结构和价值
第四节 中国电影文体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电影文体的本体论
第一节 电影文体论的生成、主体和价值
第二节 电影文体生成的客观因素
第三节 电影文体生成的主观因素
第四节 电影文体生成的伦理性
第三章 电影文体的“母法—形态”论
第一节 电影文体生成的形态
第二节 电影文体的“体裁”母法形态
第三节 语体母法:叙事体、抒情体和声景电影
第四节 风格母法和形态:导演风格、集体风格、民族风格
第四章 电影文体的“生成—动力”论
第一节 电影文体生成的本体、风格、诗学路径
第二节 电影文体生成的民族、国别、接受路径
第三节 “生成—动力”的成因
第五章 中国电影文体建设的体制问题和提升策略
第一节 中国电影文体的特征和征候
第二节 中国电影文体建设的现状和不足
第三节 中国电影文体建设的体制和伦理路径
第四节 中国电影文体建设的诗学和交流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电影文体和代表性(中、外)电影索引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 | 9787507857511 |
条码 | 9787507857511 |
编者 | 濮波 著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7-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