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中医方剂,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临床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医方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简到繁的成长壮大过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清末,各类中医药文献中所记载的中医方剂,总数已达40 万张以上。中医方书的数量也很多,仅《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方书”类所记载的书籍就有1950 种,可谓汗牛充栋。清代前中期(1644—1840)是中医方剂学从方剂的经验积累上升到主动探寻配方理论,并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时期。本书选择清代前中期方剂学史为研究对象,有其重要的学术意义。
马红治,编审,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医师分会常委,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硕士。主持或参与课题多项,基于华北国医学院讲义探讨近代北京中医传承模式、华北国医学院名家讲义整理研究、西汉以前方剂源流研究。参编的《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药学名词·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颁布实施。作为主要起草人制定国家标准《中医临床名词术语第1部分:内科学》(GBT42467.1—2023)于2023年3月17日起颁布并实施。
略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ISBN | 9787507770117 |
条码 | 9787507770117 |
编者 | 马红治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4-06-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