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为复旦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重点研究项目、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研究项目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及其当代意义研究”丛书第二辑之一种。本书主要通过系统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规律论述的思想轨迹,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概括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核心观点、主要内容和思想创新,特别是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其阶段性思想成果。坚持问题导向,结合问题史阐释和现实的新情况新变化,阐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以及对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特点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导 论 “伟大的发现”何以伟大——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001
第一章 马克思破解“历史之谜”的思想探索........................................... 009
一、历史科学的出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009
二、对宗教的批判:基于理性原则的哲学剖释............................................. 014
三、遭遇物质利益的难题: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虚假性 ............................ 017
四、从国家到市民社会: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锁钥..................... 022
第二章 马克思论社会发展规律的辩证法.................................................... 027
一、社会发展规律的辩证本质........................................................................ 027
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029
三、社会发展规律的抽象性与实践条件的具体性........................................ 032
四、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社会形态演变的特殊性................................ 037
第三章 恩格斯对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041
一、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 042
二、19 世纪 80 年代社会发展规律理论面临的新挑战................................. 046
三、恩格斯晚年对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澄明与发展.................................... 049
四、恩格斯晚年对待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科学态度.................................... 055
第四章 20 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发展与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060
一、罗莎·卢森堡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论战........................................ 060
二、列宁对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贡献及其实践运用.................................... 066
第五章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
发展规律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 075
一、以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丰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 075
二、以社会主要矛盾学说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思想............................ 079
三、以新民主主义理论拓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思想................................ 083
四、以历史主体论深化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090
第六章 改革开放彰显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真理力量........ 097
一、把握社会生产力标准的根本地位............................................................ 097
二、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实践逻辑........................................................ 103
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价值主线.................................................... 107
四、洞察人类社会时代主题的深刻转变......................................................... 110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时代拓新................................... 114
一、坚持从整体性视域出发把握社会基本矛盾............................................. 114
二、剖析社会基本矛盾内部诸要素的复杂关系............................................. 118
三、实现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坚持人民至上的统一.................................... 121
四、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当今世界的现实性........................................ 123
第八章 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127
一、中国式现代化顺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127
二、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130
三、中国式现代化在“两个结合”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133
四、中国式现代化宣告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 137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与全面深化改革.......................... 141
一、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合规律性基因................................................ 142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生产力标准及其总体性................................................ 146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至上价值逻辑........................................................ 152
四、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新型生产关系.................................................... 155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与意识形态建设.......................... 159
一、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统一.................................................... 159
二、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的辩证统一............................................................ 163
三、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166
四、意识形态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辩证统一............................................ 168
第十一章 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的科学图景........................................... 172
一、共产主义的由来及其历史必然性............................................................ 173
二、国外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前途命运的分析............................................ 179
三、资本主义新变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证成........................................ 185
参考文献.................................................................................................................. 190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ISBN | 9787010273563 |
条码 | 9787010273563 |
编者 | 李国泉 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8-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98 |
字数 | 185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