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系统论述了英国文化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代表人物、操作策略以及学术成就,进而探讨二者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指出它们的优缺点,以解决学界一直在争议的文化唯物主义的属性问题。通过翔实的研究和论证指出,早期的文化唯物主义与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高度重合性,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部分;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性别研究转向之后,它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渐行渐远,更具后结构主义研究的特色。本书的创新和独到价值在于,梳理和辨析了文化唯物主义与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间微妙的传承关系和理论分歧,同时探讨了它与以往的社会历史批评之间的扬弃关系。
绪论:文化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策略
上 编
第一章 文化唯物主义兴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章 思想渊源:从历史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三章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唯物主义的共性与差异
第四章 艾伦·辛菲尔德的文化唯物主义批评
第五章 乔纳森·多利莫尔的文化唯物主义批评
第六章 文化唯物主义论争
下 编
第七章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兴起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第八章 克里斯多弗·考德威尔的马克思主义文论
第九章 拉尔夫·福克斯的小说史论与埃里克·韦斯特的文学批评功能论
第十章 过渡人物:玛格特·汉尼曼的马克思主义戏剧研究
第十一章 雷蒙·威廉斯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文学分析
第十二章 特里·伊格尔顿论英国文学批评的保守主义
结 语
参考文献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ISBN | 9787010273686 |
条码 | 9787010273686 |
编者 | 赵国新 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8-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42 |
字数 | 28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