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西方电视理论史评》系统梳理了美国经验学派、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伯明翰学派、加章大多伦多学派、美国纽约学派以及欧美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研究等领域的西方电视理论成果,在探讨这些理论的生成背景与主要学术取向的基础上,归纳和提炼了西方各种电视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核心要义,并就其研究路径与方法加以概括和总结,分析其优势与局限,从中透析西方电视研究的探素思路和内在脉络,把握西方电视研究的基本路径与最新动态,努力探寻西方电视研究理论对我国电视研究与创作的借鉴意义,一方面,《西方电视理论史评》在探查西方电视研究的关注焦点与阐释方法的基础上,籍由其理论文本了解西方电视的研究与创作动态,管窥其前沿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以此充实我国电视研究的学术宝库,并且汲取有益的经验与资源,在中西互鉴与批判性扬弃的基础上为我国的电视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启示,另一方面,《西方电视理论史评》可以作为我国影视高等院校影视教学的辅助教材,弥补长期以来我们在外国电视理论教学中的缺项和薄弱环节,不但丰富电视教学内容,而且使电视学科建设获得更多的学术支撑,助推我国高等院校的电视理论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支持相关的电视教学工作,也为我国电视专业的本科教学和硕士、博士的招生及教学提供必要的学术参考资源。
潘源,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学校影视学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了《影视艺术传播学》《影视意象美学:历史及理论》《西方电视理论史评》《电影话语新论》《当代电影全喻文化论:中华视域下的银幕闸释》《中国电影学派建设路径研究——在中西互鉴中打造电影的国家品牌》《文化铸就兴国之魂——中外文化发展战略专题研究》《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等学术著作8部,《弗洛伊德式的身体一精神分析与艺术》《一生:迈克·华莱士传》《冷山》《野玛丽》等文艺理论、名人传记和文学名著译著19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艺术、技术与媒介文化价值研究”(12BC025)。
序言
第一章美国经验学派的电视效果研究
第一节哈罗德·拉斯韦尔:从宣传分析到大众传播研究
一、聚焦战时宣传与内容分析
二、提出大众传播模式与功能
三、构建早期传播学方法体系
第二节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探索媒介效果的复杂层次
一、"魔弹论”的破除
二、"两级传播”模式
三、"意见领袖”中介
四、"有限效果”理论
第三节伊莱休·卡茨:"使用与满足”研究中的视角转向
一、"使用与满足”假说的辩证提出
二、"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多元发展
三、"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调整深化
第四节麦库姆斯和肖: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认知分析
一、新闻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
二、传播媒介设置的社会议程
三、议程设置影响的政治现实
第五节乔治·格伯纳:揭示电视的社会意识"培养”功能
一、文化指标与文化武器
二、主流效果与共鸣体验
……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ISBN | 9787106055554 |
条码 | 9787106055554 |
编者 | 潘源 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6-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509 |
字数 | 70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