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一百多个关键时刻为切入点,整部文学史起自1635年晚明文人杨廷筠(1562—1627)、友人艾儒略(1582—1649)等的“文学”新诠,止于当代作家韩松(1965— )所幻想的2066年西行漫记“火星照耀美国”。
在这“漫长的现代”过程里,中国文学经历剧烈变动,发展出极为丰富的内容与形式。
本书希望所展现的中国文学现象犹如星罗棋布,一方面闪烁着特别的历史时刻和文学奇才,一方面又形成可以识别的星象坐标,从而让文学、历史的关联性彰显出来。
“何为文学史”?“文学史何为”?这是一部在“世界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期望向世界读者呈现中国文学现代性之一端,同时反思目前文学史书写、阅读、教学的局限与可能。
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暨比较文学系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著有《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后遗民写作》《现代“抒情传统”四论》,以及《茅盾·老舍·沈从文:写实主义与现代中国小说》( Fictional Realism in 20th Century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 Fin-de-SiecleSplendor: Repressed Modernity of Late QingFiction, 1849- 1911)、《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述》( 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History, Violence,and Fictional Writing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与艺术家》(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Modern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1949 Crisis)等。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中文版序 / 王德威
导论:“世界中”的中国文学/ 王德威
1635年;1932年,1934年
现代中国“文学”的多重缘起
1650年7月22日
荷兰戏剧、中国小说与开放的世界图景
1755年
19世纪中国的文章复兴
1792年
时间的冲撞:现代憧憬·怀旧想象
1807年9月6日
翻译的现代性:马礼逊的中国文学
1810年
公羊想象与托古改制
1820年
“以世界为家”:《镜花缘》与中国女性
1820年
晚期古典诗歌中的彻悟与忏心
1847年1月4日
《西学东渐记》:跨太平洋翻译
1852年;1885年
原乡里的异乡人:江湜与黄遵宪
1853年
错置的时代:西洋鬼子、中国天师
1861年
早期现代中国的女性作家
1862年10月11日
王韬登陆香港
1872年10月14日
媒体、文学和早期中国现代性
……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 | 2402865000082 |
条码 | 2402865000082 |
编者 | 王德威 主编 编 张治 等 译 译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2-02-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1252 |
字数 | 81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