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西北粮仓——河西走廊

编号:
wx1203750499
销售价:
¥76.44
(市场价: ¥98.00)
赠送积分:
76
数量:
   
商品介绍

《西北粮仓——河西走廊》不仅将河西走廊从单纯的地理概念升华为理解西北农牧业文明演进的关键密码,而且将这条战略通道的军事价值、经济功能与文化意义熔铸于农耕文明发展史中,揭示出中国边疆治理的深层逻辑。当读者穿越书页间层层叠叠的粟麦穗浪和农耕壁画砖,触摸到的不仅是农耕文明的生长年轮,更是一个民族经略边疆的战略智慧。

《西北粮仓——河西走廊》以独特的“粮食地理学”视角,分九章内容考察河西走廊从史前至新时代的农牧业发展状况,全景式展现了河西走廊作为“西北粮仓”的辉煌历程,进而揭示了河西粮食生产对于国家政权、经济贸易、艺术文化、对外交流、农业科技、生态治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等的影响,具有以古鉴今、以史资政的现实意义。

陶兴华,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河西走廊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以及考古文博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和校级教学科研项目15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项。

壹 河西粮仓所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基础
一、永不褪色的河西走廊003
二、祁连山孕育下的走廊绿洲011
(一)河西绿洲的生命之源——祁连山012
(二)祁连山孕育下的三大水系014
(三)绿洲农业发展的天然优势019
(四)畜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021
三、河西区域变迁与河西走廊区位优势026
(一)河西区域范围的历史变迁026
(二)河西走廊的区位优势027
四、结语028
贰 河西绿洲与敦煌文化的兴盛
一、河西文化兴盛的必要条件031
(一)得天独厚的绿洲环境034
(二)独具特色的绿洲城镇041
(三)丝路孔道的交通优势048
二、恢宏灿烂的河西文化050
(一)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051
(二)熠熠生辉的敦煌文化060
三、结语067
叁 河西诸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一、历史时期的河西诸族073
(一)先秦秦汉时期的河西诸族073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民族结构的变动080
(三)隋唐五代及宋金时期的河西民族分布085
(四)现代民族格局的形成090
二、河西诸族的交融097
(一)生产生活方式的交互共进097
(二)民俗文化的互嵌式融合102
(三)新兴民族的出现105
(四)和而不同的“民族村”106
三、民族融合的助力因素109
(一)相对发达的农牧业109
(二)宽松包容的政治环境112
四、结语I5
肆 河西史前文化所见的东西农牧文化交流互鉴
一、河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119
(一)马家窑文化119
(二)西城驿文化123
二、河西地区青铜时代文化128
(一)齐家文化128
(二)四坝文化130
(三)骗马文化135
三、河西地区铁器时代早期的沙井文化138
(一)沙井文化概况138
(二)沙井文化所见的农牧业生产活动139
四、结语140
伍 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的农牧业开发
一、大汉天威145
(一)凿空西域145
(二)东联西进148
(三)列四郡据两关148
(四)移民与屯田151
二、岁物丰成153
(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154
(二)丰富的农作物种类162
三、六畜兴旺167
(一)牧业发展的基础167
(二)牲畜养殖与利用170
(三)牲畜饲料的人工培育178
四、多样化的饮食产品178
(一)粮食类179
(二)蔬菜类180
(三)肉类181
五、结语182
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庄园经济
一、魏晋时期河西经济的恢复185
(一)农业恢复的措施85
(二)从生产工具看农牧业发展状况188
二、庄园经济下的农牧业发展194
(一)“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194
(二)河西走廊的坞堡庄园经济196
(三)河西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活动201
三、五凉时期河西地区农牧业的发展210
(一)前凉农牧业经营方略211
(二)西凉农牧业生产概况212
四、魏晋时期河西地区饮食文化23
(一)饮食所见农牧业生产活动213
(二)饮食结构体现的文化交流215
五、结语216
柒 隋唐时期河西地区农牧商贸业的全面繁盛
一、隋朝对河西地区的经营219
(一)震慑突厥诸部,解除西北边患219
(二)裴矩招商和隋炀帝西巡221
(三)大兴屯垦,发展畜牧224
二、唐代河西地区农牧业与商贸发展227
(一)敦煌市场的盛衰227
(二)甘州回鹘与丝路贸易231
(三)农牧业发展状况234
四)市场格局的变动238
三、唐诗中的河西印象240
四、结语245
捌 宋元明清时期河西粮仓与西北经略
一、西夏政权对河西地区的统治与经营249
(一)唐后期至西夏时期的河西形势249
(二)西夏统治下的河西民族251
(三)西夏政权对于河西畜牧业的管理举措252
(四)西夏时期河西农牧业比重的转变257
二、作为元朝后花园的河西地区260
(一)河西军政的发展261
(二)河西水利开发与屯田演进262
(三)法理严明的畜牧业264
三、明朝对河西的治理265
(一)卫所制下的拓荒垦田265
(二)恢复生机的农牧业267
(三)再度繁荣的商品经济269
四、清朝重振河西地区270
(一)明末清初备受战火摧残的河西地区270
(二)清代河西地区农牧业的回暖271
五、神秘的黑水城274
(一)黑水城的地理位置275
(二)居延绿洲中的重要粮仓275
六、宋元明清时期的边疆制衡经略279
(一)宗教的政治辅助作用279
(二)河西地区的长城护卫286
七、结语293
玖 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河西粮仓
一、新时代河西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297
(一)河西水资源的基本概况297
(二)河西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措施298
二、独树一帜的河西特色农业302
(一)制种产业区302
(二)酿制原料和瓜果生产区304
(三)蔬菜产业区和中药材产业307
二、新时代的河西畜牧业311
(一)成群结队的牛羊3l1
(二)现代化农场314
三、结语319
参考文献321
后记331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42357878
条码 9787542357878
编者 陶兴华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6-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字数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