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朱熹的家礼、乡约、社仓、书院等制度设计体现了其对乡村自治问题的探索,蕴含朱熹一贯的伦理精神,也反映了其强烈的现实关怀。儒家具有深厚的乡村自治思想传统,宋明时期尤为兴盛。朱熹的乡村自治伦理思想极富代表性,是儒家这一传统中的重要一环。本着进一步沟通朱熹理学观念与制度的宗旨,本书以朱熹有关天理公共秩序生成的理路为主线,从认知层面、规制层面、规范层面、实践层面、评价层面探讨朱熹的乡村自治伦理思想,力图突出朱熹有关公共性问题的思考,并结合当代乡村建设的要求,探索其切入当今社会治理问题的可能性,做出相应的评估和思考,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理论做基础性工作。
孔凡青,现任教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于英国威尔士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儒家伦理、制度伦理。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淮论坛》《中国医学伦理学》《当代儒学》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22750811 |
条码 | 9787522750811 |
编者 | 孔凡青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4-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21 |
字数 | 225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