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一部图文并茂的殿堂级导览,深度解析中国书院建筑之美、空间之智、文化之魂
【前所未见的视觉盛宴】
300+幅高清手绘、实景、结构图解:从宏观布局到微观构件,层层剥开书院建筑的奥秘,让深奥的建筑语言变得一目了然。
【形制与意趣的完美交融】
不止于建筑,更解读文化密码:深入剖析书院如何承载“天人合一”“礼教思想”“文士情怀”,揭示一砖一瓦背后的哲学与精神世界。
【系统权威的知识图谱】
六大篇章,全景式呈现:从书院历史地位、文化基石,到规划布局、园林艺术、建筑解构,再到五大名书院深度考察,构建完整的书院知识体系。
【沉浸式考察体验】
亲临“五大书院”现场:岳麓、石鼓、应天、白鹿洞、嵩阳——跟随专业视角,领略其独特风采与历史积淀,纸上重游胜境。
【细节控的宝藏指南】
精研建筑构造与装饰艺术:梁架如何承托屋顶?雕饰蕴含何种民俗文化?讲堂、藏书阁、斋舍如何体现功能与礼制?书中一一详解。
【园林意境的深度解读】
解锁中国式庭院美学:堆山叠石、庭院理水、花木寄情、亭廊点缀、曲径通幽……解析书院园林如何成为文士心灵的延伸与寄托。
你是否曾驻足于古老书院的门前,仰望那飞檐翘角,心中充满好奇与敬畏?你是否想读懂那沉默的建筑群,究竟诉说着怎样的文化密码与精神理想?《古书院物语》正是为你打开这扇千年之门的钥匙。这不仅仅是一本建筑书,更是一部融合历史、哲学、美学与空间艺术的深度文化读本。
▍图解形制,让建筑“开口说话”
告别晦涩术语!本书创新性地运用海量高清手绘图、结构分解图、实景照片,直观呈现书院从整体规划到单体建筑(讲堂的尊贵、藏书阁的深邃、斋舍的简朴),再到精妙构件(梁架、斗栱、雕饰、门窗)的每一个细节。“如鸟斯革”的屋顶如何形成?“虚实相生”的空间如何营造?图解让你一目了然,轻松掌握中国古建筑的精髓。
▍解码意趣,探寻精神栖息地
书院为何多依山傍水?布局为何强调中轴?园林为何追求“咫尺山林”?本书深挖其背后的文化基石: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山水比德”的文士思想,到融合儒释道的多元文化、体现尊师重道的礼教秩序。解读书院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古人追求与自然共鸣、与圣贤精神往来的心灵栖居地。“俯仰生姿”间,“寄情花木”处,皆是意趣流淌。
▍五大名院深度考察,纸上卧游胜迹
深入探访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这五座璀璨明珠。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千年学府的沧桑与魅力。
▍园林艺术与空间哲学的生动课堂
书院园林是缩微的自然,更是文人心境的写照。书中细致解析堆山叠石如何营造“咫尺山林”,庭院理水如何寄托“智者乐水”,蜿蜒小径如何“引人入胜”,亭廊如何“点缀风景”。“看与被看”“俯仰生姿”“虚实相生”,精妙揭示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营造的深邃智慧与美学追求。
《古书院物语》献给:
建筑爱好者与从业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形制、结构、装饰的教科书级案例。
传统文化与历史研究者、爱好者:理解书院作为文化载体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教育理念与社会功能。
园林艺术与空间美学追求者:汲取古典园林造景精髓,感悟空间意境营造。
旅行者与文化行者:深度游览书院前的必备指南,游览时的沉浸导览,归来后的回味珍藏。
致所有向往宁静致远、探寻中华文脉根源的人。
装帧与阅读体验:
精美双色印刷,高品质纸张,完美呈现丰富图片细节。
排版疏朗大气,图文并茂,阅读轻松愉悦。
兼具学术深度与大众可读性,是收藏佳品。
让《古书院物语》成为你案头常备的“书院博物馆”。跟随图解,穿越时空,在飞檐斗栱间读懂华夏智慧,在庭院深深处体悟文士情怀。开启一场关于建筑、文化、心灵的深度对话,重新发现中国书院不朽的魅力。
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书院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的火花。本书以中国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古书院的文化基石、规划形布局、园林形解析、解构建筑形、实地考察进行全方位的古书院解剖。
三位作者亦是求学期间的同窗好友,三人多次从天南海北相约共同前往湖南、江西、河南等地进行书院的实地调研、测绘制图,而后进行实景手
绘、文稿撰写等工作。通过近300余幅的手绘对古书院建筑园林形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颇有“图说古书院”的意味。
全篇图文并茂,入之深而出之浅,既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古书院的入门读物,亦可成为古书院研究者研习的参考书。
序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章 书院巡礼 1
第二章 书院之基石 8
第一节 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 9
第二节 与山水比德,与自然共鸣的文士思想 11
第三节 汲取天地之灵气,成世间之人才的风水思想 13
第四节 官学、宗教、民俗文化的相互交叠 16
第三章 规划形布局 17
第一节 居山水为上,择胜地而居 18
第二节 半依城市半郊原 22
第三节 以院落式的合院模式为组成元素 23
第四节 体现礼制思想的中轴对称布局 27
第五节 依山就势的自由式布局 32
第六节 疏密得当,建筑与园林相辅相成的混合式布局 35
第四章 园林形解析 38
第一节 堆山叠石,咫尺山林 39
第二节 庭院理水,文士之好 42
第三节 寄情花木,借景抒情 48
第四节 亭廊设施,点缀风景 55
第五节 蜿蜒曲径,引人入胜 58
第六节 方圆之间,看与被看 60
第七节 俯仰生姿,起伏有序 64
第八节 虚实相生,若隐若现 68
第五章 建筑形解构 72
第一节 如鸟之警,栋宇峻起 74
第二节 梁架和桁,承托屋顶 79
第三节 门头牌坊,初现书院 84
第四节 墙之内外,分割空间 88
第五节 民俗雕饰,源远文化 91
第六节 讲堂为尊,传道授业 95
第七节 藏书于阁,传承文化 99
第八节 学院先贤,德育后辈 103
第九节 师生之舍,日常居所 108
第十节 构造艺术,形制之美 112
第六章 考察篇 115
第一节 岳麓书院 116
第二节 石鼓书院 138
第三节 应天府书院 153
第四节 白鹿洞书院 169
第五节 嵩阳书院 192
参考文献 210
后记 211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709954 |
条码 | 9787111709954 |
编者 | 李桃,田欣,饶敏 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7-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11 |
字数 | 187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