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编号:
wx1203748319
销售价:
¥76.56
(市场价: ¥88.00)
赠送积分:
77
数量:
   
商品介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于全球环境问题,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含义、实践及碳达峰碳中和等内容。全书共包括4篇、9章。第1篇:当代环境问题(第1章环境基本概述;第2章全球环境问题);第2篇: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第3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4章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第3篇: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第5章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第6章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第7章污染物总量控制与节能减排基本理论);第4篇:低碳经济与“双碳”理论(第8章 低碳经济基本理论;第9章 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理论)。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还可供从事环境保护的管理人员和关注环境保护事业的人员阅读。

第1篇 当代环境问题 1
第1章 环境基本概述 2
1.1 环境的概念 2
1.2 环境的分类 2
1.3 环境的特征 3
1.4 环境问题的定义 6
1.5 环境问题的分类 8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全球环境问题 11
2.1 全球气候变暖 11
2.1.1 全球气候变暖的含义 11
2.1.2 温室效应的含义 13
2.1.3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3
2.1.4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4
2.1.5 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16
2.2 酸雨 18
2.2.1 酸雨和酸雨率的定义 18
2.2.2 酸雨的形成 19
2.2.3 酸雨形成物质来源 20
2.2.4 酸雨的危害和防治 20
2.3 大气污染 24
2.3.1 大气污染物的定义和分类 25
2.3.2 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危害 27
2.3.3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29
2.4 森林锐减 31
2.4.1 森林的功能 31
2.4.2 森林锐减的原因 32
2.4.3 森林锐减的危害 33
2.4.4 保护森林的国际行动 35
2.5 土地荒漠化 36
2.5.1 土地荒漠化的含义 36
2.5.2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37
2.5.3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39
2.5.4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40
2.6 水体污染 41
2.6.1 水体污染的含义 41
2.6.2 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分类 43
2.6.3 工业废水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46
2.6.4 生活污水的含义及特点 47
2.7 海洋污染 48
2.7.1 海洋污染的含义及特点 48
2.7.2 我国海洋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51
参考文献 53


第2篇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55
第3 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56
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56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 61
3.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65
3.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67
3.5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68
3.5.1 可持续发展的危机 68
3.5.2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角色 70
3.5.3 可持续发展的冲突 70
参考文献 71

第4 章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 73
4.1 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评价 73
4.1.1 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评价理论体系 73
4.1.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75
4.2 环境价值论 76
4.2.1 环境总经济价值 77
4.2.2 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 77
4.2.3 环境外部性 78
4.2.4 环境影响评价 78
4.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80
4.4 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 80
4.5 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83
参考文献 84

第3篇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 86
第5 章 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87
5.1 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87
5.2 循环经济的含义、原则和特征 88
5.2.1 循环经济的含义 88
5.2.2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91
5.2.3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93
5.2.4 实现循环经济的技术手段 94
参考文献 94

第6章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96
6.1 生态学理论 96
6.1.1 生态学的含义 96
6.1.2 生态系统的含义、组成、结构和类型 98
6.1.3 生态系统的功能 101
6.1.4 生态平衡 110
6.2 环境科学理论 112
6.2.1 环境科学产生和发展 112
6.2.2 环境科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 115
6.3 清洁生产理论 117
6.3.1 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 117
6.3.2 清洁生产的含义 118
6.4 环境伦理学理论 121
6.4.1 产生背景 121
6.4.2 基本含义 122
6.5 经济学理论 126
6.5.1 环境经济学 126
6.5.2 资源经济学 129
6.5.3 生态经济学 133
6.6 产业生态学理论 136
6.6.1 产生背景 136
6.6.2 定义和发展 137
6.6.3 研究内容 140
参考文献 142

第7章 污染物总量控制与节能减排基本理论 143
7.1 污染物总量控制理论 143
7.1.1 总量控制的概念 143
7.1.2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类型和优点 143
7.2 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44
7.2.1 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144
7.2.2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145
7.2.3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原则及步骤 146
7.3 节能减排基本理论 147
7.3.1 我国能源发展总体情况 147
7.3.2 节能减排概念 148
7.3.3 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措施 148
7.4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 151
7.4.1 减排核算概述 151
7.4.2 COD 总量减排核算 151
7.4.3 SO2 总量减排核算 154
7.5 主要污染物新增削减量核查 156
7.5.1 减排核查概述 156
7.5.2 COD 削减量核查 157
7.5.3 SO2 削减量核查 160
参考文献 164


第4篇 低碳经济与“双碳”理论 165
第8 章 低碳经济基本理论 166
8.1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 166
8.2 低碳经济基本概念 169
8.3 低碳经济发展历程 171
8.3.1 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171
8.3.2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174
8.4 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 177
8.5 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 182
8.5.1 碳足迹 182
8.5.2 低碳社会 186
8.5.3 低碳生活 189
8.5.4 低碳城市 192
参考文献 194

第9章 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理论 195
9.1 “双碳”战略目标提出的背景 195
9.2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198
9.2.1 碳达峰、碳中和的含义 198
9.2.2 我国“双碳”战略的发展历程 200
9.3 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机遇与挑战 202
9.3.1 “双碳”战略的机遇 202
9.3.2 “双碳”战略的挑战 203
9.4 “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 205
9.5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208
参考文献 210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472939
条码 9787122472939
编者 孙洪伟、王港、杨晓永、孙茜 编著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9-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211
字数 221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