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古代生命—疾病知识的一次系统总结。其学术体系的构建,渗透着当时科技(包括术数)、文化的深刻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方式和生命体验。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古代生命—疾病知识的一次系统总结。本书结合《灵枢》《素问》古传本的面貌,与其中生命知识、诊疗技术的发展历程,全面系统地考证了《黄帝内经》由成篇至成编的完整过程。通过本书可以看到, 今本《黄帝内经》是一部有纲领与主线的融合之作——依托于“黄帝之学”的古代医家,融合了三世、四方的医学知识,构建了脏腑、经脉、营卫的理论体系,将他们对于生命与疾病的认知和思索记录下来,垂之典籍且传之千载,从而创造了后世称为“岐黄之术”的医学传统。
顾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医古籍整理和《黄帝内经》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有出土简帛医学文献的整理、中医经典溯源与阐释、秦汉医学史研究。承担《天回医简》和胡家草场医简的整理,点校整理《灵枢经》等多部中医古籍。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西书局 |
ISBN | 9787547524169 |
条码 | 9787547524169 |
编者 | 顾漫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5-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28 |
字数 | 45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