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是一部探讨《孔雀东南飞》的误读与实际内涵的专著。本书在界定《孔雀东南飞》正确研读方式的基础上,分别从东汉婚姻问题上的社会基本环境,东汉时代的人们信从“礼教”的态度,《孔雀东南飞》文中“戒之慎勿忘”的内涵,焦母、刘母、焦仲卿人物形象的分析,明代学者张萱对刘兰芝的误判,诗篇的生成、流传本和诗体特征,诗篇文本中的几处词句辨析,诗篇悲剧的发生地探析等“十七题”展开研究。探析主要在客观准确地把握文本、把握时代上下功夫,在不诬不妄地看待礼教文化上下功夫,在冲破偏见和陋见的束缚上下功夫。《孔雀东南飞》长期遭到严重误读,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此诗所写的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本是严重违背礼教的焦母和刘兄造成的,但自“五四”以来,最盛行的观点却是:造成这悲剧的罪魁祸首是礼教,全诗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揭露和控诉了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种归罪于礼教的观点得以流行不衰,反映的是完全不顾文本和时代的实际而以贴标签代替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的学风和作风,是盲目轻率地全盘否定礼教,否定传统伦理和传统道德规范,泼洗澡水时连同其中的婴儿也一同泼掉的学风和作风。本书就是向这种不正常、不健康的学风和作风说“不”,并用客观详明的分析证明,《孔雀东南飞》是痛陈违礼之害的诗作,而不是控诉礼教之恶的诗作。
另一方面,则是以明代学者张萱为代表的一些人指责刘兰芝违背礼教,认为她不值得同情。对此,本书也依据诗歌文本做了有力的批驳。
除此而外,书中还提出了好些很有价值且有意思的问题,读者可以看到,探析这些问题,大有利于开阔眼界和活跃思维,大有利于摆脱偏见和陋见,大有利于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和人物。
为帮助读者研读,本书又为《孔雀东南飞》作了补注和汇评。补注是对少许有遗漏和错误的通行字词解释予以补正,汇评则是提供古今名家、大家在诗篇整体把握和局部理解上的真知灼见。此外,本书还选了《孔雀东南飞》历代被用作典故加以咏叹、改写和仿写的二十三件作品,为这些作品作了注解,加了分析评说性的按语。这几项工作都是迄今还不曾有人做过的,目的是与前面的探析相配合,帮助读者多角度、多层面地阅读和思考。
本书特别针对长期盛行的不正常、不健康的学风和作风而发,相信读者心中自能评判其意义。同时,本书完全以诗篇文本和相关文献资料为据,内容丰富生动,可读性也是很强的。
作者赵世康,1950年9月23日出生,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人,陕西省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退休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基础教育,已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为《古汉语通假字典》《中国风俗大词典》《中国戏曲名著鉴赏辞典》《当代千字文鉴赏》等书主要撰稿人之一。曾获陕西省先进教研工作者称号。曾担任《人民教育》“教育杂谈”栏目约稿作者,多篇教育杂谈在《人民教育》发表。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60455693 |
条码 | 9787560455693 |
编者 | 赵世康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4-12-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99 |
字数 | 165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