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1.以跨学科、多维度的学术视野精心打磨而成,系统研究现代德语丝路游记小说中的中国形象。2.缕析趋于审美化和寓意性的自然风景意象,探讨潜匿其间的东方桃源想象。3.关注“作为风景的人”,包括打破藩篱的中国人物形象,呈现鲜活的话语场域。
丝绸之路,作为中西方文明交汇的传奇之地,始终激发着西方旅行者的书写热情。从马可·波罗的经典游记到近代探险家的异域记录,丝路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西方世界想象中国的重要符号。进入21世纪,丝路风貌焕然一新,而德语游记的书写既延续传统,又呈现独特视角。本书聚焦新世纪德语游记对中国丝路地区的书写,从自然风景、人文风景到“作为风景的人”三重维度,解析其叙事模式、语言风格及隐喻策略,揭示风景意象背后的文化象征与情感投射。书中探讨了丝路作为“东方神话”的生成与延续,剖析了旅行者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怀旧情绪,并呈现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如何打破刻板叙事,构建更立体的中国图景。
高鸽,上海外国语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现任教于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从事中德比较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发表论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德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德国汉学视野下老舍作品的译介与研究》《沈从文在德国的译介史述与接受研究》《王蒙在德国的译介历程与接受研究》等。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ISBN | 9787100249812 |
条码 | 9787100249812 |
编者 | 高鸽 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6-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200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80g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