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1.本书着眼于工人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和影响,将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工人群体与工人运动带入文学研究的视野,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弥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这方面的不足。中国现代文学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工人运动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工人运动对文学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工人运动也是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毫无疑问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2.本书虽着眼于文学,但不将目光局限于文学本身,而是将文学放置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进行考察,尽量靠近真实复杂的历史,结合当时的新闻报道、历史史料等详实的材料与文学文本进行互证与比对,更好地揭示出文学和历史之间的关系,也更深入地剖析了文学的局限性与超越性。在写作始终中秉持史料第一、严谨求实的原则,采用“诗史互证”的方法,结合历史事实进行文本分析,借鉴西方工人运动研究的理论方法,从文本细读出发进行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揭示了中国现代文学内部的复杂性。3.本书不仅深入分析鲁迅等重要作家文学作品中较少为人关注的工人叙事内容,更敏锐地挖掘出许多不被后人重视的作家,如龚冰庐、刘一梦、顾仲起等,他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和工人题材文学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长期以来被忽视、遮蔽的作家、作品得以进入大众视野,被重新看待与衡估。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工人运动关系的著作,采用“诗史互证”的方法,结合历史事实进行文本分析,系统勾画出自晚清到解放区文学与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工人运动的各类书写。本书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综合研究,重点考察了自晚清至抗战时期工人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之关系,如五四文学与工人运动、五卅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等。第二部分为个案研究,重点考察了十二位作家对工人与工人运动的书写,既有鲁迅、茅盾、巴金、曹禺、丁玲等重要作家,也有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作家,如龚冰庐、刘一梦、顾仲起等。此外,工人运动代表人物黄爱、庞人铨积极从事文学创作,他们的牺牲又促使一大批文学作品涌现,这些过去文学史从未涉及,本书对此进行了详实的考辨和研究,弥补了过去文学史叙述中的不足。
张全之,山东沂南人,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曾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称号;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省级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多项,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研究成果获6项省部级奖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火与歌—中国现代文学、文人与战争》、《背对故乡—鲁迅文学的多维阐释》、《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无政府主义思潮》(该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等多种;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ISBN | 9787100233453 |
条码 | 9787100233453 |
编者 | 张全之 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5-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433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