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系浙江传媒学院茅盾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袂主持的大型系列文献之一。茅盾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本年鉴全面呈现了茅盾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凸显出最活跃的茅盾研究队伍的弘毅身影,精心遴选出茅盾研究领域的重要论著、论文,以及期刊、报纸、学位论文的要目索引,梳理了2023年茅盾研究大事记,为文史专家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重要资料,以便更好地传承茅盾精神。
赵思运,山东郓城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授,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大型系列文献《茅盾研究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主编。主要研究方向:百年中国文论史案研究、世界汉诗传播研究、艺术创意与实践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出版《百年汉诗史案研究》《中国大陆当代汉诗的文化镜像》《何其芳人格解码》等学术著作5部、《一本正经》等作品集多部。
一 年度学者
2023·茅盾研究“年度学者”“年度新锐学者”
评选结果
杰出学者:钟桂松
入选理由
以敬畏之心,讲好茅盾故事 钟桂松
年度学者:阎浩岗
入选理由
茅盾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阎浩岗
年度学者:李跃力
入选理由
《生活日记》中的“茅盾在新疆” 李跃力
年度新锐学者:李国华
入选理由
大革命漩流中的日常上海
——茅盾小说《蚀》的城市赋形 李国华
年度新锐学者:姚明
入选理由
茅盾眉批本:来龙去脉、辨章学术、去伪存真 姚明
二 著作推介
连正著《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赵思运、蔺春华主编《茅盾研究年鉴2020—2021》
钟桂松著《茅盾和他的儿子》
中国茅盾研究会编,杨扬主编《茅盾研究》第19辑
钟桂松著《茅盾传》
中国茅盾研究会编,杨扬主编《茅盾研究》第20辑
三 学术论衡
“使文学成为社会化”
——重识茅盾的现代文学观(1919—1925) 雷超
从茅盾和叶圣陶的早期文学实践看“为人生”文学思潮的
多重面向 凤媛
“五四”文学观念下的古典重释重构
——论茅盾与洁本《红楼梦》 刘万宇 邵宁宁
茅盾论“鸳蝴”的态度变迁及其关于“通俗文学读者”
问题的思考 曾道扬
茅盾的“牯岭情结”及文学呈现 李湘湘 赵思运
从国民革命到左翼运动:论茅盾的创作调适 李晓静 李永东
“抒情”的协奏:茅盾的江南记忆与文化认同 徐从辉
“上中社会阶级”与“中国的法利赛人”
——茅盾之鲁迅言说的论述框架与批判指向 妥佳宁
茅盾在延安文化语境下的“鲁迅”再阐释 孟丽军
茅盾在百年中国鲁迅评价与传播中的编年史价值 王卫平
本土和域外:两种资源的互动与茅盾儿童文学翻译观的确立 卫栋
茅盾的方言文学观念及其演变逻辑 张望
批评的“奥德赛”
——以试论茅盾批评的“理论旅行”现象为例 [韩]崔瑛祜
作为批评文体的评点及其当代意义
——从“茅评本”谈起 肖进
茅盾手书溯源与书风定位 高玉
教科书传播与建国后茅盾作品的经典化历程 陈志华
四 经典新论
道义批判的限度与社会结构剖析的必要
——重读《林家铺子》 罗云锋
“时代性”的另面:茅盾“农村三部曲”的隐性艺术内涵 李延佳 贾振勇
论《子夜》中的布尔乔亚青年群像 吕周聚
论茅盾《子夜》的叙事空间 张连义
《子夜》的批评史及“现实主义”内涵之思 俞敏华
政治挫折时刻的文学书写
——重读茅盾的《腐蚀》 唐小林
五 史料新考
1920年沈雁冰代理研究系《时事新报》主笔相关史实考释 陈捷
《风下》周刊中的茅盾遗篇
——新见《“自由主义者”之一例》校读及“本事”考 刘锐
1948年香港《华侨日报》上的茅盾佚文 金传胜
茅盾长篇小说的版本流变与修改述论·导论
——以《蚀》《虹》《子夜》为例 陈思广 党文静
茅盾佚信和《西江月·故乡新貌》创作与修改 钟桂松
茅盾佚文《读〈红楼梦人物论〉》考释 田丰
六 域外视野
论茅盾短篇小说之英文翻译史若干问题 北塔
茅盾译作中的副文本研究 刘金龙
茅盾对《新结婚的一对》的翻译与接受 徐晓红
七 茅盾研究事辑
1月
2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八 学位论文摘要和报刊论文要目
2023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2023年报刊茅盾研究论文要目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22752952 |
条码 | 9787522752952 |
编者 | 赵思运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6-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691 |
字数 | 650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