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解禅

编号:
wx1203694464
销售价:
¥150.66
(市场价: ¥186.00)
赠送积分:
151
数量:
   
商品介绍

本书作者以“人的主体性如何在禅教中得以阐发”为切入点,以唯物史观方法阐释了禅教诞生的经济社会结构和思想传承。全书通过七个章节,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慧能的禅学思想和他与继承者们共同创造的禅教。他提出了禅宗的本土原创性,论述了禅宗在中国缘起并逐步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禅宗与后世心学的关系等。解禅,意在阐明禅教思想的先进性和特殊性,理解其中的一般价值,寻找现代人思想的参考和启发。作者在书稿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做到了自圆其说。书稿讨论的议题是中国哲学,经过编辑加工后,不存在政治问题和不正当表述。

刘永佶,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院长。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副主席、全国民族(地区)院校经济学院系联席会主席、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1997年获中共河北省委“省管专家”称号。曾经出版《诸子思想》《中国文化现代化导论》《中国政治经济学方法论》、《〈资本论〉的逻辑》、《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主义主题主张》等专著30余部,在《经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其成果在1989年获得国家教委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1994年获得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成果为“将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与教学相统一”),1996年获得国家教委全国高校首届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91年获中国图书奖,1994、1996、1998年连续三届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  录



导论 禅教:人类农业文明时期最先进的思想体系()

 一、中国集权官僚制社会矛盾演化的思想体现()

 二、无神之教——人主体性的确立()

 三、对禅教的曲解()

 四、明确禅教历史地位和思想价值()



第一章 解禅不能不说梵

——婆罗门教核心观念与体系()

 一、婆罗门教:印度部族奴隶制的意识形态()

 二、梵我:婆罗门教之道与核心观念()

 三、婆罗门教之法我梵论:我认知、依从梵的方法论()

 四、梵我观与我梵论在社会制度中的统一:摩奴法典()

 五、婆罗门教之术()

 六、婆罗门教之技()



第二章 佛导众我向涅槃

——佛教是对婆罗门教的修正主义思想体系()

 一、佛教的形成与演变()

 二、佛教无道以婆罗门教之道为道()

 三、佛教在法层次对婆罗门教的修正——以佛我观为核心
观念()

 四、早期佛教和小乘部派之术()

 五、早期佛教和小乘部派之技()

 六、大乘派之术()

 七、大乘派之技()

 八、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论并无“中国佛教”()



第三章 慧能教禅非宗禅

——中国禅教的创立流传及其与佛教禅宗的关系()

 一、印度禅技随佛教传入中国()

 二、禅宗之形成()

 三、慧能创立禅教()

 四、南岳及青原禅系对禅教的充实与延续()

 五、与禅教并立的禅宗——慧能之外的弘忍门徒()

 六、神会力争官禅正统,开启禅教的佛教禅宗化()

 七、禅教和禅宗各派分流与混合()



第四章 禅教核心我佛观

——禅教以法层次的我佛观为核心观念()

 一、禅教以汉民族的中国集权官僚制度为社会基础()

 二、禅教是中国集权官僚制下以农民为主干的平民意识的
概括()

 三、禅教以中国传统之天道观为道层次()

 四、禅教在法层次的创造:以我佛观为核心观念()

 五、慧能我佛观与墨子兼爱观()

 六、慧能我佛观与庄子逍遥观()

 七、慧能我佛观与王守仁圣心观()
第五章 禅教之术自圆满

——禅教所创术层次各范畴()

 一、农禅并作与禅林清规()

 二、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三、自心是佛与即心即佛()

 四、平常心是道()

 五、定慧一体()

 六、顿悟本性与藉师化道()

 七、我转佛经非佛经转我()

 八、功德在法身,心净则净土()



第六章 禅教之技尚实简

——禅教技层次各环节对术、法层次的展开()

 一、发愿、忏悔、授戒()

 二、坐禅不著心、不著净、亦不言不动()

 三、随务启悟()

 四、公案析判()

 五、话头参究()

 六、应机接化()

 七、偈颂歌诗()



第七章 思想发展鉴解禅

——借鉴禅教思想体系的一般因素启示现代思想发展()

  一、从存在主体性与认识主体性的统一论证确立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

 二、破除“预设真理”的教条主义方法对思想的束缚()

 三、禅教自由观对现代思想发展的启示()

 四、禅教之“悟”对思维形式的改进和提升()

 五、禅教农禅并作之禅团组织与“自由人联合体”()



附论一 对《坛经》的改动体现的慧能禅教被佛教禅宗化()
 附论二 《禅门规式》到《禅苑清规》《敕修百丈清规》的演变中体现的禅教被佛教禅宗化()
跋()
又跋()
后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 9787515415543
条码 9787515415543
编者 刘永佶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6-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704
字数 628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