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深入探讨了清末民国时期上海的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开放的私园、繁忙的街头、热闹的店铺、喧嚣的茶馆、戏曲声声的戏园、人流如织的车站、繁忙的码头以及功能多样的会馆等。在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下,书中细致分析了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与革命之间的互动与碰撞。研究内容丰富,涵盖舆论中的“革命”观念如何形成与传播,以及革命过程中舆论的变迁;探讨英雄谱系的构建与革命烈士的生成,分析追悼会的现实情境及其对社会心理的影响;研究上海商家与革命之间的关系,以及消费大众如何参与革命进程。书中还深入剖析了武昌起义后上海城市的乱象,包括革命后城市控制的挑战、民变与兵变的产生,以及革命经费的筹措等问题。通过对这些多维度内容的探讨,本书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展现了革命与城市社会的深刻互动。
导 言 第一章 报刊与革命 第一节 “震惊气盛”之消息——制造上海报 第二节 搅动天下视听——阅读上海报第三节 “何种激烈手段对付皆所不辞”——报馆之毁 余 论 第二章 追悼会与革命 第一节 “振大汉天声”之后——英雄系谱书写与追悼会 第二节 淘洗与压抑——烈士的生成 第三节 威权与博弈——追悼会的现实情境 第四节 潜流与重现——烈士与革命历史记忆的传承 第三章 生意与革命 第一节 复相的呈现——生意中的伟人将帅 第二节 在商言商——生意与商家 第三节 选择与放弃——生意与消费大众 余 论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与革命 第一节 赴上海之路 第二节 短暂失序的上海 结 论 附录:入上海与居上海——论清末士人在城市的私谊网络(1895—1911) 参考文献 原版后记新版后记
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出版《辛亥前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天下为学说裂:清末民初的思想革命与文化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等。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60786469 |
条码 | 9787560786469 |
编者 | 瞿骏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5-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