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在学术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较多,包括宏观和分类论述。但目前学术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阐释系统性保护的研究成果甚少,而且这些成果尚处初步的探讨阶段,缺乏全面和系统性。本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分保护理论篇、文明传承篇、合理利用篇三个部分,共由25个专题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各民族共创共享的生活属性,在传承发展的历史中延续了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彰显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结合的具体表现,为在新的起点上巩固文化主体性、创造新的文化形态、推动文化繁荣、实现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景明,博士,内蒙古凉城县人。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省部级科研平台宁夏非遗研究基地和校级平台非遗创新团队负责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大连大学“金普学者”英才教授。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宁夏非遗和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各级科研项目17项,出版专著21部,发表论文16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等27项。研究领域为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等。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 | 9787519059309 |
条码 | 9787519059309 |
编者 | 张景明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6-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