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编辑推荐
本书的作者史蒂芬·布尔博士曾在伦敦国家军队博物馆和武器部门工作,并专注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武器和战术研究。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期的步兵伤亡情况,着重分析了小规模步兵战术,涵盖了步兵班、排、连、营级的应用层面。具体来说,包括班级作战单位的进攻和防御战术、野战工事的构筑;排级作战单位的编成、作战队形和作战方式;狙击手的作战方式;连级和营级作战单位的编成、火力支援武器构成、反坦克战术,以及友邻部队之间如何协同(包括步坦协同)。
本书的原始资料来源有三类:原始战术手册、回忆录和相关研究专著。因此,我们还可以在本书中看到二战时期各国军队对士兵的教导,以及相关战术背后的理论。
内容简介
“战争之中,所有胜利终将由步兵来完成。”
步兵能迫使敌人撤退或投降,控制已夺取的目标,占领须保护的要地,从而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步兵能够在任何地形条件下昼夜行动,能比其他兵种更快找到或构建掩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通常被视作坦克、飞机、大炮和工程技术的对垒。然而,步兵之间的斗争才是战场的核心,训练有素的步兵部队仍然掌握着最终控制权。步兵能否夺取或守住阵地,取决于其采取的战术。
本书介绍了德国、美国和英国陆军在二战期间的组织结构和战术,探讨了上述各国在班、排、连、营层面上的战术发展差异。此外,本书以丰富的照片、示意图、表格,详细而生动地展现步兵在战场上使用的各类战术,并展现了战术理论对实地作战人员的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英]史蒂芬·布尔(著);郑亚博 (译)
史蒂芬·布尔博士是英国普雷斯顿郡兰开夏博物馆的馆长,现居住在英国普雷斯顿。他出生于1960年,拥有威尔士大学历史学(荣誉)学士学位,和斯旺西大学博士学位。他曾在伦敦国家军队博物馆和武器部门工作,并参与了一个防御工事项目。他为专业期刊撰写了大量文章,包括一些关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武器和战术的文章。
郑亚博,河南省商丘人,毕业于外交学院政治系,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于河北外国语学院国际金融系任教,持有人事部二级笔译证书,拥有600万字的军工领域翻译经验。
目录
第一部分
二战步兵战术:步兵班和步兵排
引言
士兵的经历
训练:野战技能与战斗技能
步兵班的精神特质
步兵班编制和武器
步兵班战术——进攻
步兵班战术——防御
野战工事
步兵排
狙击手
第二部分
二战步兵战术:步兵连和步兵营
引言
步兵连和步兵营
机枪支援
迫击炮
地雷
步兵连和步兵营的反坦克战术,1939—1942 年
步兵连和步兵营的反坦克战术,1943—1945 年
步兵反坦克炮
摩托化步兵
步坦协同
结论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ISBN | 9787513947374 |
条码 | 9787513947374 |
编者 | [英]史蒂芬·布尔;郑亚博(译) 著 |
译者 | 郑亚博 |
出版年月 | 2024-11-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40 |
字数 | 235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