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基于对大兴安岭南麓地区进行的社会调查,系统展现了该地区实现脱贫的历程,概括分析了该地区的致贫原因,归纳总结了该地区因地制宜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实现成功脱贫的经验。大兴安岭南麓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很好地践行了政府主导、农牧民贫困群体为主体,不断激活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内生”因素,用好外力、激发内力、形成合力的统筹减贫路径,诠释了“认同、赋权、创新、合作”这一“新内生发展”机制的精髓,丰富了中国反贫困理论和民族地区持续发展理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王兰,汉族,1986年出生,吉林省临江市人,民族学博士,吉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民族学系主任。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民族文化与经济、农村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在《世界宗教研究》《青海社会科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两篇资政报告被地方政府采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等地厅级20余项。
绪论第一章 大兴安岭南麓地区生境及贫困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民族生境 第二节 民族人口分布与经济文化变迁 第三节 区域贫困的整体状况 第四节 区域贫困的特征 小结第二章 大兴安岭南麓地区贫困成因 第一节 区域的自然地理性贫困 第二节 区域的政策性贫困 第三节 民族群众的主观性贫困 小结第三章 大兴安岭南麓地区脱贫策略及成效 第一节 发展生产脱贫 第二节 易地搬迁脱贫 第三节 生态补偿脱贫 第四节 发展教育脱贫 第五节 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第六节 脱贫成效 小结第四章 大兴安岭南麓地区脱贫经验分析 第一节 新内生发展理论及欧洲实践 第二节 认同——乡村脱贫的前提 第三节 赋权——乡村脱贫的关键 第四节 创新——乡村脱贫的灵魂 第五节 合作——乡村脱贫的保障 小结第五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大兴安岭南麓地区减贫思考 第一节 相对贫困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相对贫困的原因及减贫任务转向 第三节 相对贫困的减贫路径 第四节 大兴安岭南麓地区脱贫摘帽后的脆弱性 第五节 大兴安岭南麓地区脱贫成果巩固初步探索 小结结语附录 附录1 兴安盟“菜单式”脱贫产业奖补目录 附录2 贫困户培训菜单 附录3 调研时间一览表 附录4 访谈提纲参考文献后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 | 9787522846408 |
条码 | 9787522846408 |
编者 | 王兰 著 无 编 无 译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6-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40 |
字数 | 2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